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重要节点,也将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站在新年起点,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我国发展电动汽车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做好部署和规划,这样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本文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LINC 2016 全球创新嘉年华”现场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把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家。之所以把它提到如此高的层面,是因为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我国发展电动汽车讲求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其中政治效益在于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促进能源消费结构转型,从而改善我国能源安全形势;经济效益在于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推动绿色发展;民生效益包括改善百姓出行条件和促进环保两方面。总体目标的不同方面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或许会存在不完全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进行协调。《易经》推崇阴阳相生、对立统一,我们发展电动汽车也要用整体的、变通的、协同的思维看待问题,在妥协中求机遇,在合作中求发展。
我国的电动汽车发展已经历了前期的示范、导入阶段,现正进入全面产业化阶段。一定要采取双轮驱动,即政策驱动和市场驱动,才能培育健康的产业生态。好的政策激励在当前阶段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尽管补贴在退坡,但国家依然可从奖励节能减排的成效入手来鼓励电动汽车的使用。除此之外,还应采取税收减免等综合手段刺激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对象要精准,要注重成效。无论是补贴生产商、运营商还是消费者,都要以促进节能减排为目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督查,杜绝恶意骗补等违法行为。为进一步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电动汽车,各地采用了很多措施,包括:免费充电、免费停车、为电动汽车开放快速车道等。这些措施都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应继续保持。
电动汽车要为消费者所接受,必须做到买得起、用得起、用得方便、用得可靠。这就需要做到“三好”,即好的产品,好的基础设施和好的商业模式。目前需要特别加强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商业模式的发展。在不同场景下应发展不同的配套服务,主要分为私人服务和公共服务两类。前者主要针对居住场所,而后者包括工作单位、公共消费场所、城市道路两旁专门服务场所以及高速公路服务区等。电动汽车电能补给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慢速、中速、快速、无线充电、换电等。针对不同的车型和不同的用途,应开发与之相适应的电能补给模式。终极目标是为电动汽车提供无缝服务,实现随时随地给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使消费者彻底从里程忧虑中摆脱出来。好的基础设施必须搭配好的商业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产业链各个环节均产生效益,达成多赢、共赢的局面,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涉及设备制造商、运营服务商、电网公司、信息服务提供商等,要注重多方协同及资源整合,以全局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充分挖掘电动汽车产业的附加价值。
现存的商业模式种类很多,有自己建桩,自己运营的,也有自己建桩,分包给他人运营的,还有更为创新的方式,比如,美国加州的Charge Point。这是全美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商,他们主要提供互联网服务、连接服务和平台服务。不同充电站分属不同的商家,然后通过云服务相互关联,商家可以自主设定价格、控制方式等信息。初期投资大家风险分摊,价值共生。对近期、中期和远期利益进行合理分配,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智能化是电动汽车未来发展方向,要从电动汽车走向智能汽车,从智能汽车走向智能交通,从智能交通走向智慧城市。考虑到电动汽车是颠覆性的产业,应做到“四网融合”,即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人文网深度交融。电动汽车与能源的融合,指的是挖掘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设备的潜力,通过智能充电、车网能量交互等技术减轻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冲击,并尽可能发挥其削峰填谷的正面作用。能源与信息的融合在于发挥信息对能源系统内部能流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孤立系统的熵值会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系统内部演化不可持续。当系统输入多种能源,并辅以储能环节进行能量缓冲,便有可能避免熵增,或者阶段性熵增增加,但总体减少。能源系统若包含多种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负荷和分布式储能,便可以形成可持续的熵,而电动汽车便可同时发挥分布式负荷和分布式储能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做到电动汽车与人文网的融合。通过电动汽车可以进行信息传播、宣传教育、移动办公、移动生活等,彻底颠覆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动汽车绝非简单的交通工具,它是能源的载体、信息的载体,在大数据支撑下,通过“四网融合”有望在交通领域逐步做到零化石燃料、零排放、零交通堵塞及零交通伤亡。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不是一蹴而就,要逐渐往这些方向迈进。
未来的电动汽车将是智能网联汽车。这种苗头已显现出来,各个国家都在朝这方面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我们要抢占技术制高点,就必须提前谋划,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实现跨界融合。跨界的内容很丰富,一方面要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另一方面要跨国界、跨地区;除此之外还要跨不同的商业模式。我国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需从八个方面着手:
要做到交通资源的全时空动态感知和交通工具的全过程运行管控,最终实现无处不在的互联、无处不在的感知、无处不在的管控和无处不在的服务。
发展电动汽车离不开国际合作。通过发展电动汽车,我们希望能协助解决能源问题、环保问题、气候变化问题,这决定了发展电动汽车是一个全局性、全球性事业,它不能单靠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而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世界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最终产生巨大的效益。通过前期发展,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保有量超过60万辆。我国在使用电动车方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可以跟全世界分享。在一些高端车型、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方面,一些国家比我们做得更好,要相互交流和借鉴。加强电动汽车的国际合作要发扬“一带一路”的精神,把科学、技术、文化、商贸等连接起来,推动人类文明共同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战略思维下,电动汽车可以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
总之,我们需要通过“四网融合”使电动汽车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然后以“一带一路”精神为指引,将电动汽车的社会效应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作者简介:
陈清泉,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匈牙利工程科学院荣誉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创始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