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对话SF MOTORS创始人张正萍:我为什么要在美国创立一家新汽车企业?

收藏
2018-04-04经济观察网 综合报道

美国时间3月28日晚上八点,在旧金山约有一个半小时车程的圣塔克雷拉,一辆名为SF5的电动车在这里发布,这辆车发布宣告了一家名为SF MOTORS的公司正式成立。SF MOTORS的名字来自旧金山的英文缩写,这家公司已经注册了超过两年时间,在过去的时间中一直处于收购美国汽车资产之中,直到完成了核心技术构建之后才宣告自己的正式成立。

在台上,作为SF MOTORS的创始人兼CEO,一位89年出生年仅29岁的年轻人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台下就坐的媒体讲述这个公司的高管团队和公司架构以及公司所拥有的技术储备。这个年轻人名叫张正萍,他是中国整个汽车行业中目前最年轻的CEO。虽然对于现场大多数中国的媒体而言,这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但作为小康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儿子,张正萍的名字并不陌生——至少在汽车界他是一个“明星”。

2016年,由张氏家族控股的小康股份在中国A股上市,第二年张兴海家族的财富在突破了一百亿元,达到了149.54亿元,成为重庆财富榜上第四位。但财富的暴增并不是他们唯一让人关注的话题——对于外界而言,低调而务实的张正萍继承了其父亲张兴海在创业时期的企业家精神。这点让人对这个年轻人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

毫无疑问,随着SF MOTORS这晚的发布,张正萍同样也将在中国汽车行业“初登场”,这个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在小康各个车间实习打“暑假工”的年轻人,将在中国自2015年左右兴起的新一轮造车中,独自扛起一面旗帜。“这是我们长久以来梦想。”当晚,站在台上张正萍用英语讲述自己造车的理想,SF MOTORS的第一辆车在他背后的灯光下缓缓推出。正在台下嘉宾区右手边第一位就坐的张兴海脸上止不住的笑容,他拿出手机,不断记录下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

新车亮相之后,张正萍走下舞台,向台下的父亲微笑,谦逊的将父亲引上舞台,与众嘉宾合影。这一幕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也会对张正萍本人心生好感。除了小康,在汽车工业发达的重庆,有力帆汽车、斯威汽车、重庆银翔等诸多民营汽车企业。他们的第一代创始人是中国汽车中不折不扣的明星,比如力帆股份创始人尹明善,其47岁开始创业,而后成为重庆排名前三的富豪,其创业经历堪称“传奇”。但让人遗憾的是,尹明善的儿女对经营家族事业似乎并不感兴趣,也被尹明善认为能力不足。尹明善一双儿女,两人均在力帆股份担任董事职务,也兼任力帆控股旗下多家公司董事,但是鲜在公开场合露面。

在重庆当地一些汽车行业人士看来,重庆汽车企业家的第二代(简称“车二代”)中,目前来看29岁的张正萍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代表人物。其实,我们不管这样的推测是否会实现,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开来看,在整个汽车行业中的这样“车二代”中,张正萍确实有一点“不一样”。他并不像其余的同龄人一样,他选择自己走向前台,并以“创业者”身份出现。而大部分“车二代”们,都是在父亲规划的路线上进行培养,而像张正萍一样,冲锋到最前沿,并能直接面对媒体甚至是回应质疑的,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不可否认,年轻的张正萍确实给人以踏实,勤奋的印象。

在新公司宣布发布后,张正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讲述了自己对汽车行业的观察,以及创立SF MOTORS的初衷和规划。SF MOTORS目前在国外的知名度似乎要高于国内——在连续的收购中,他将InEVit公司收入囊中,后者的创始人正是特斯拉的联合创始人兼首任CEO马丁·艾伯哈德,收购完成后,马丁·艾伯哈德本人及其团队全部加入SF MOTORS。而张正萍也是希望先从国外市场起步,在美国获得稳定市场,而后回归中国。

相比于其他同样在美国成立的中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张正萍瞄准美国市场的目标让人意外,而这个年轻人在未来的几年中,将如何带领着一个“中国元素”的创业团队进入全球最苛刻的汽车市场呢?这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也将是其未来的机遇。SF MOTORS将怎么做?它将带给世界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怎样的变化?对于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汽车制造,又意味着什么?以下是张正萍首次接受媒体采访的回答,这或许能帮助更多人去了解这个新企业。

访谈

记者:中国现在大概有310多个新的电动车品牌,SF MOTORS的产品可能到2019年才会上市,我们机会点在哪里?后续投资方面是否要引入其他的投资方?

张正萍:中国现在确实有300多家在做电动汽车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但是总的来说,我认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像我们一样做中高端的高起点汽车企业是不多的。在后续的资金安排上,前期在过去两年是想小康集团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可以让SF公司得发展更快速,决策更高效,后期我们是开放的,欢迎引进更多的战略投资人介入。

记者:在国内小康内部有一个公司叫金康新能源,SF MOTORS与国内的金康新能源未来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张正萍:对金康主要会针对我们SF 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和制造提供帮助,金康可以对我们在国内布局的三电(电机、电池、电控)这块的设备进行生产,这个关系就是我们是技术输出的角色,而金康汽车负责在中国的制造。

记者:SF MOTORS将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在海外只是做研发还是有市场打算?

张正萍:我们SF公司从最初到硅谷就是奔着电驱动和智能驾驶来的。另外,我们在德国拥有一个团队,负责内饰的设计和电池包结构的设计。在美国密西根州安娜堡我们拥有一个研发中心,主要对整车前沿化的研究,以及在美国的碰撞试验。在日本有一个电池研究所,主要针对将来电池的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在中国重庆和北京两个地方,我们也有研究中心。

其中,北京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的驾驶,因为在美国智能驾驶上算法是比较先进的,但需要数据来支撑的,要在国内本地各种适合中国道路交通的一些数据来进行智能驾驶才可以。重庆,有相应的中国标准的电动汽车厂做些适应的改进。我们用各个地区最优势的资源进行研发。

记者:现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部分是采取硅谷来做研发中心,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渠道,SF MOTORS有什么不一样?

张正萍:跟许多同行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在美国是先研发,再制造,等到在这个产品基本成型以后拿到其他国家去制造。硅谷的创新氛围是非常重的,但如果在这边那研发出来的成果直接落地中国的话,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我们坚持在硅谷制造。目前美国工厂按照年产5万台收购了AMG工厂来布局的,自动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国内重庆金康是按照年产15万台,所以两边加起来,也是20万台左右。未来3年到5年实现满产。

记者:从国内目前的纯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好像接受度,使用度都还不是在两到三年之内那种能够实现的,你们的判断未来前景如何?

张正萍:从目前来看,中国对中高端的汽车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不光局限于电动汽车,包括传统的燃油汽车。对SF来讲,接下来推出的产品,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同时我们未来的电驱动技术对于整车的性能没有损害,同样能达到非常高的加速度,里程基本上是不会低于1000公里,靠这个核心技术能力,可以有战略优势。我们来美国创办这个企业的初衷,并不是在美国搞完研发,回到国内就去大肆攻占规模化的市场。

美国是个很大很大的市场,但在美国市场电动汽车的增速没有中国快,还是因为参与的人太少了。我一开始就是希望在美国的电动汽车市场进行一个深入的参与,并且推动国际的电动车市场向前发展。全球的电动车市场非常非常大,海够深,应该是可以容纳很多很多的企业共同来参与这个事情。

记者:大家都认为新造车势力,未来可能只有两到三家造车企业能活下来,有人说要达到十万辆年销量,才能保证这个企业生存下去,您认为呢?

张正萍:这个市场真的很大,也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大家的机会都很多,不至于就两三家这种,因为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对于要达到十万销量这个,应该看整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了,不同的商业模式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纯粹是靠卖一台车赚多少钱,那肯定会需要比较大的量。从SF的角度出发的话,我们不光包括整车产品,同时包括整个电驱动的平台,对于整个电驱动平台,包括我们后续的储能系统,包括电芯,都是系列化的产品。我们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不光是汽车。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