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自动驾驶赛道的资金竞赛仍在继续,在自动驾驶商业化到来之前,对于自驾的研究仍旧是不断吸钱的“黑洞”。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共完成超过400亿美元的融资,去年最大的新闻当属英特尔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而从18年初到现在,半年多时间里,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融资仍然持续不断。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统计,今年到目前为止融资总额约为50亿美元,涵盖了自动驾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位置智能服务、激光雷达、传感器融入和智能驾驶视觉等多项领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这些资本的注入对自动驾驶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自驾商业化到底和何时才能到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泰伯网对今年自驾领域的融资投资事件进行了阶段性的梳理,为大家提供一些方向。
1、Cruise加快自驾技术大规模商用进程
在这份名单中,最吸引眼球、投资数额最大的莫过于今年5月31日,通用汽车宣布,软银愿景基金(Vision Fund)对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初创公司GM Cruise Holdings投资22.5亿美元,软银将获得Cruise大概19.5%的股份。此举将大大推动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进程。此外,通用公司也对Cruise追加了11亿美元的融资。
根据美国《汽车新闻》的报道,通用汽车在上个月对高管进行了职责调整,在2016年领导收购Cruise的通用总裁丹·阿曼(Dan Ammann)将会在Cruise Holdings上投入更多时间,来推动通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Cruise的首席执行官凯尔·沃格特(Kyle Vogt)也会向阿曼报告。这从内部证明了通用对于Cruise的高度重视,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此前通用试图让Cruise独立上市的说法。
在2016年3月收购Cruise时,通用花了10亿美元。如今,在软银投资Cruise后,Cruise的估值来到了115亿美元。而在和软银合作后,通用汽车的股价应声上涨了10%以上。由此看来,当年对Cruise10亿美元的收购,通用可谓是做了一次相当正确的决定,这不仅体现在Cruise的估值增长上,更重要的是通用汽车在自驾技术上的发展有了更足的底气。
在7月25日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中,通用汽车公司在各区域市场及主营业务部门均实现盈利,特别是中国市场,投资收益达约6亿美元。通用表明GM Cruise目前按照既定计划稳定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的筹备工作。
2、Wayz.ai:模块化分工,定位先行
7月,由微软地图之父、前PPTV创始人陶闯博士创办的Wayz.ai获得由蓝驰资本、光速中国领投的8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这是高精地图领域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单轮融资。Wayz.ai创办于2017年初,其骨干成员主要来自Waymo、Uber、百度、高德、高通等公司。在上海、北京、武汉、硅谷、西雅图都成立了分支。
同其它高精地图初创公司不同的是,Wayz.ai更加看重的是“位置”。以位置服务为切入口,将AI能力和精准定位、高精地图、安全测试以及位置云平台结合,提供完整的位置智能服务解决方案。
通俗点说,Wayz.ai提供的的是“高精地图(L4)+高精定位”的一套端到端服务。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数据、原始的地图数据上传到Wayz.ai的服务模块中,Wayz.ai将直接向下游应用方输出定位的结果。
陶闯博士很认同自动驾驶产业将按“定位、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四大流程形成模块化产业分工的理念。Wayz.ai将定位问题解决后,下游整车厂获自动驾驶方案商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算力来解决动态物体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上的难题。目前,Wayz.ai已经和数家车厂达成了合作意向,同多家无人驾驶公司也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Wayz.ai选择了与一家有资质的图商进行深度合作,在后者资质下展开业务。
Wayz.ai将会在今年底会开展成规模采集工作,目标是在明年完成100万公里核心区域主要道路的覆盖。
3、小马智行着力部署运营无人车队
作为百度无人车项目的核心成员创办的公司,成立不到两年的小马智行已经成为了国内吸金能力的最强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7月11日宣布完成1.02亿美元的A1轮融资,加上年初获得的1.12亿美元的A轮融资,小马智行整体A轮融资高达2.14亿美元。
在自动驾驶路测方面,小马智行是目前国内积累最为丰富的初创企业。去年6月获得了美国加州路测牌照;今年春节前夕,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开启了第一条中国首支常态化运营的车队,公众可以预约试乘。7月初,小马智行成为第一家拿到北京自动驾驶路测T3(最高级别)牌照的初创企业。目前,小马智行已经在中美两地城区中心道路上实现了白天黑夜、人车混流、全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路测。对于路测的重要性,CTO楼天城在近日表示:“没有路测的无人驾驶就是纸上谈兵,路测是无人驾驶走进人们生活的必经之路。”
小马智行此前表示,自动驾驶赛道会是一个长周期赛道,一段时间内技术和产品的领先性都会是重要竞争力。在技术层面,小马智行的人才储备堪称豪华,创始人为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首席架构师彭军和在圈内被称为“楼教主”的主力工程师楼天城。此外,计算机界图灵奖唯一华人得奖者姚期智院士也是小马智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名誉院长。在资金层面,A轮共计2.14亿美元的融资已经创下了国内自驾初创企业的融资之最。在最重要的技术和资金方面,小马智行已经有了充足的保障。CEO彭军表示,小马智行下一步的着力点将会是中小规模无人车队的部署和运营。
4、知行科技抢占国内决策层市场
自驾领域最新的融资消息来自于知行科技,7月25日,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知行科技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有深圳国中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领投,明势资本跟投。明势资本也参与了知行科技此前Pre-A轮的融资。
知行科技成立于2016年12月,定位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系统提供商。其中涉及的核心包括:各类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自动驾驶规划决策层核心算法、车规级系统及软硬件开发能力,车辆动态控制、车辆线控技术等。
国中创投副总裁李程晟表示:“目前国内决策层市场,基本由外资厂商垄断,如ABCD—Autoliv(奥托立夫)、Bosch(博世)、Continental(大陆)、Delphi(德尔福)等。随着未来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崛起、传感器的国产化,这也意味着国内的决策层Tier1 拥有市场、服务、成本、本地个性化等优势,因此我们看好国内决策层公司的崛起。国中创投认为知行科技团队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理解客户及市场需求,也是国内少数能拿到量产车项目的创业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研究自动驾驶整体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此次融资将有利于知行科技产品的研发落地,产业化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5、多传感器前融合,Roadstar.ai剑指L4
Roadstar.ai在今年5月以1.28亿美元创下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最大的单笔融资记录,而这距Roadstar.ai成立不过一年时间。同样引人瞩目的是,Roadstar.ai选择的是难度较大的L4级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上拥有核心竞争力。借助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今年5月,Roadstar.ai对外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无人驾驶产品——全球首款搭载纯国产激光雷达Level 4无人驾驶方案“Aries•锐”。
随着7月25日美团宣布启动无人配送开放平台,Roadstar.ai成为了该平台的战略合作伙伴。此次平台入驻,意味着Roadstar.ai将与美团在无人配送车的打造上展开深度合作, Roadstar.ai的产品落地也有了新的方向。
Roadstar.ai的发展不可谓不迅速,成立四个月,无人车开始上路,今年三月在深圳进行了路测,成立一年时间便发布了首款Level4无人驾驶方案。目前,在日本、欧洲、北美等海外市场,Roadstar.ai正在与知名OEM、Tier1展开深度战略合作。对于未来规划,Roadstar.ai对外表示,今年会准备大概20-50台车,在深圳或其它城市城市进行试运营,对算法和方案进行测试;2019年,将与OEM进行合作,定制200台搭载Roadstar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无人车;2020年将与OEM合作生产1500台无人车,实行远程协助的“半无人运营模式”。
6、RideOS下注路径规划领域
自动驾驶发展如火如荼,上下游产业链也在日益升温。在6月份获得红杉资本领投900万美元的融资的RideOS就主打为无人驾驶车队提供路径规划和其它调度指令。RideOS总部位于旧金山,由Uber前员工创办,他们希望帮助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绕过障碍物。比如当无人车遭遇路障时,软件就会警告车队内的其他车辆,或者呼叫其他车辆。“这有点像针对不同汽车设置的空管中心。”RideOS联合创始人这样对外表示。此外,RideOS目前已与福特汽车子公司Autonomic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无人驾驶技术。
7、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对比去年自动驾驶领域的投资融资收购热潮,今年资本热度依旧很高。但新入局已经不是今年的主流,经过去年的发展,资本开始对头部公司倾斜,各个初创公司也都在积极寻求商业合作伙伴,力争产品的落地并开始筹备商业化进程。
对于国内大多数无人驾驶公司来说,横跨中美两地的研发中心已经成为标配。然而主战场仍然是国内,对于最终落地国内市场,资本技术政策缺一不可,获得资本的加持和政府自动驾驶路测的许可,无疑是技术通过检验并正式入场的敲门砖。从今年大部分无人驾驶公司的动作来看,各家头部公司开始加速驶向快车道,全球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呈现不断加快的大趋势,资金和人才如今已不是大问题。行业和资本的热闹之下,无人驾驶商业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资本逐利,产品落地并最终商业化才是最终王道,如何在未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探讨可行的商业模式,是自动驾驶企业必须思考。因为唯有如此,自动驾驶才能切实地给我们带来改变,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