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易车公司的一场活动上,当下最热门的三家造车新势力创始人蔚来汽车李斌、理想汽车李想与小鹏汽车何小鹏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有人评价,这三个人代表了目前中国互联网造车的最高水平,也是新创车企的最佳代表。
威马汽车的创始人沈晖肯定不以为然。
很多行业人士预测,造车新势力将来大概率只剩三家。凭借公司理念、产品力、销量、服务等综合因素,目前蔚来和理想几乎牢牢占据了两个席位。
谁会成为剩下的一家?小鹏还是威马?何小鹏自然希望是自己。论融资,小鹏8轮融资超过168亿元不比谁差;论产品,样样对标特斯拉,续航超700km国内第一;论噱头,与李斌打赌、与特斯拉打官司、秘密IPO赴美上市,一点儿不差。
但为什么很多人对小鹏汽车的未来还是存在疑虑,总觉得与一家真正的汽车企业相比,还少了点儿什么呢?
老罗说:现在汽车企业都是一堆不懂车的人在造车
小鹏汽车恰好属于罗永浩所说的这个阵营。虽然广义上同属互联网造车新势力,但与蔚来、理想的创始人全部出身于汽车互联网垂直行业不同,小鹏汽车的创始团队真的是纯跨界造车。
何小鹏原为UC优视联合创始人,其他联合创始人夏珩、何涛以及已经退出的谷俊丽等,都是专注于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的高管。在如何造车、造什么样的车等等这些核心理念上,小鹏汽车总让人觉得似乎不够坚定。
反映在产品上,虽然小鹏起步较早,但在初代G1车型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内测、员工测试等等虽然曝光频繁,但是与普通用户的交集较少,随后上市的G3已经失去了先机。再加上较为严重的“仿特斯拉”风格,小鹏G3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2019年全年只有1.6万辆。
此外,不同于威马,小鹏(以及蔚来、理想)开始走的是代工路线,认为不需要像传统车企那样自己生产(这被认为是不懂汽车行业的最主要表现)。但小鹏G3的代工方海马汽车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一直都不高,小鹏G3的品质也因此遭到质疑。所以,小鹏汽车后来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以此获得生产资质。P7也在小鹏自建的广东肇庆工厂生产。
小鹏的产品理念和设计缺乏传承在G3和P7两款车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两款车从前脸、车尾到灯组及各个细节部分几乎毫无关联,除了X的车标外,仅凭外观很难判断这是出自同一品牌、且面世时间相近的两款车型。
新创车企中敢这么做的几乎找不出第二个。对一个新品牌来说,更多的汽车人认为保持一个高辨识度和家族特征是很有必要的。已经接近成功的蔚来,在首款车型ES8、第二款热门车型ES6以及未来第三款轿车ET概念车上面,都非常好的保留了X-Bar前脸设计风格。
据悉,小鹏的下一款车型将是一辆中大型SUV。可以想象,不论是G3的尖尖头还是P7的环形前脸,都不太适合大尺寸的SUV,届时想必又将出现一种全新设计。
对于何小鹏来说,可能那句“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是制造”大概是真心话。
一台新车8个款型四家电池供应商,核心辅助驾驶功能延期开通
进入智能化时代后,一切新生事物都在为“能让人们更懒”而服务。直白的说,就是简单化。
新创车企在这方面是占有先天优势的,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大部分无需像燃油车那样根据排量和动力来划分不同配置,从而让消费者挑选起来更简单方便。蔚来ES6仅有三个版本,除了满配的首发版外,另外两款性能版和基础版仅需选择一些偏好的选装项即可。理想ONE就更舒服了,仅提供一款车型,配置全部为标配,掏钱就行。
再看小鹏P7,多达不同配置、不同动力的8款车型,看着就头大。想要研究透彻,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而此前宣传续航超700km的款型,也仅有一款而已。
单看产品力的话,P7还是不错的。新车风阻系数仅0.236Cd,是目前国产车型中最低的。溜背式造型、无框车门和隐藏式车门把手等等让P7看上去相当有档次。
内饰不出意外的有两块液晶屏幕,左边是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右边是一块支持触控的14.97英寸的悬浮屏幕,和现款奔驰A级很像。
智能化也是P7的重点。P7可以与多重智能硬件连接,除了传统的手机控制外,P7还能实现遥控开闭充电口盖板、自动泊车、车辆召唤等功能;通过“米家”系统,P7可以与智能家居打通,远程控制家里的数码电器等;而NFC数字钥匙也将在小米钱包,小米手机、手表、手环NFC等率先落地。
但问题恰好出在了小鹏作为宣传重点的X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上。
日前,有预定了小鹏汽车P7的车主在网络上爆料了一张手机短信截图,显示由于受疫情影响,辅助驾驶模拟显示系统(智享版、智尊版)、ACC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智享版、智尊版)、LCC车道居中辅助系统(智尊版)等功能暂时无法与整车一起交付,需要等到10月份的OTA升级来实现。
对于辅助驾驶功能延期的原因,官方表示是因为“国外疫情迅速恶化导致了大量中外合作的技术验证项目被延迟或暂缓”,使得目前“(辅助驾驶)软件性能验证尚未达到标准要求”。很难想象,一辆没有ACC和LCC的智能车如何打动用户。小鹏的解释也有些苍白,疫情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在上市前不告知用户呢?
另外,在最关键的自动驾驶环节出现问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小鹏汽车与特斯拉关于自动驾驶技术商业机密的纠纷。
最后,在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动力电池方面,很多头部车企都是从电池供应商采购电芯,自己掌握模组和系统的集成能力。即使从电池供应商直接采购电池模组甚至电池系统,也要选择一两家大牌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
但据盖世汽车统计,小鹏P7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至少有四家:比克、联动天翼、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很难理解小鹏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但毫无疑问,选择这么多电芯和系统供应商,对于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是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对于每年1-2万辆的交付量来说,真的有必要选这么多供应商吗?
总结:作为国内“最像特斯拉”的新创车企,小鹏汽车几乎是照搬特斯拉的模式,就连官网的设计也如出一辙。这让小鹏汽车一直以来都不缺少话题性,也受到一些年轻用户的追捧。但从宏观角度看,小鹏汽车缺乏清晰的发展战略和模式,品牌没有独特性,在三电等核心技术领域也缺乏掌控,长期的发展潜力还很需要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