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经历了新冠疫情对人类公共安全的严苛考验之后,“城市出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在与病毒对抗的日常交通出行中,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与需求愈加清晰,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经济、更加舒适……汽车、出行、城市三者被更加紧密地链接在一起,承载起人们对美好未来城市出行生活的期待。
政策“蓄力”,智能网联汽车迎接市场化落地元年
疫情让城市居民充分意识到汽车在传统代步工具以外的功能,而以用户需求和场景应用为导向开发的智能网联汽车恰好满足了人们对出行的更多期待:更加便捷、更加友好、更加智能……可以说,疫情加速了汽车产业的变革,并使产业竞争的焦点加速由“电动化”向“智能化+网联化”转移。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科技的融合让汽车更加智慧,而大数据、5G通信与物联网则让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的交互更加智能,“聪明的车”与“聪明的路”协同发展,共同驱动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在我国的落地应用进程。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动交通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含了以车路协同、云端管理平台等为代表的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
密集出台的政策明确释放国家层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心,也从产业顶层设计上营造了积极的产业发展环境。
科技重塑城市出行体验
AI、大数据、自动驾驶、5G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应用,给汽车、出行、城市带来史无前例的变革机遇,产业变革正在深刻影响和重塑城市的功能和环境。传统的产业边界被打破,车企纷纷由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向科技公司、出行服务商转型;互联网、科技等玩家跨界进入,从城市需求出发探索新技术的城市应用场景,向城市解决方案公司转型。出行领域的新产品、新模式与新理念正在重新构造产业体系与市场格局。
因为疫情而迟到了半年的北京车展上,以红旗、东风、长安、现代、宝马、小鹏、博世为代表的汽车企业,无一不展示了其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决心。
现代汽车公布了其HSMART+未来技术愿景,将围绕环保出行、互联出行和自由出行等概念进行未来的技术创新;博世中国宣布与腾讯签署智能出行战略合作备忘录,将在智能出行上协同创新,共同推进移动出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长安、宝马等车企也通过概念车展示了对于未来出行方式的新思考。
而在现有交通体系的基础上,打造更为立体的全方位出行方式也成为了行业共识。大陆集团中国区自动驾驶团队于2019年开始“无缝驾乘”出行解决方案的本土研发工作,大陆集团与长沙市湘江新区合作打造了一条长达28km的智能道路,致力于通过“聪明的车、智慧的路”有效结合实现真正的无缝交互。现代汽车提出可以利用城市空中出行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出行体验,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小鹏汽车更是直接展示了一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旅航者T1。
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迎来发展新窗口
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城市人口激增,衍生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一系列“城市病”,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的理念从2008年被提出,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超过500个城市均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考验了各地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也暴露出了城市治理的短板:数据的联通、开放和共享不够。尤其是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封城”的抗疫举措,深刻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体验。背后原因正是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停留在“信息化、数据化”的硬件阶段,如何打通建立数据平台,如何利用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亟待“软件”,即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中央层面释放出的“新基建”信号,明确预示着:2020年智慧城市迎来了新的发展窗口。
今年以来,智慧城市的赛道的主流玩家:华为、腾讯、阿里、百度等重量级选手竞相出招。9月24日,在华为全联接2020期间,深圳市宣布将依托华为等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共同建设“鹏程智能体”,创建数字经济样板城市;9月10日,腾讯研究院联合腾讯云以及腾讯政务发布《WeCity未来城市2.0白皮书》,阐释了如何在日益复杂化的空间、治理与服务的前提下,践行“市民即用户”“连接即服务”“数据即空间”“城市即平台”的理念;阿里巴巴从2016年提出“城市大脑”概念后,截至2019年底,阿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11个城市进行布局,2020年6月,阿里宣布城市大脑升级到3.0版;5月18日,ABC SUMMIT 2020百度夏季云智峰会上,百度智能云发布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百度城市大脑白皮书》,重点阐述了百度城市大脑的愿景和“1+2+1”核心技术平台。
一场聚焦“汽车、出行、城市交通协同发展”的大会即将召开
城市居民的“衣、食、住”等基本需求均离不开“行”,出行是城市运转的基础,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城市出行的发展紧密关联。汽车、出行及智慧城市及关联产业如何把握这一史无前例的变革机遇,在创新过程中实现汽车、出行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产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基于此,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将聚焦“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主题,召开1场全体大会和4场主题峰会,围绕“打造全球电动清洁的出行城市方案”、“大数据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与聚合”、“打造未来自动驾驶城市”和“未来出行运营商峰会”4个主题,采取主旨演讲与圆桌沙龙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成熟高效的城市电动化出行模式”、“大数据在智慧出行与智慧城市的应用生态”、“城市智能化出行运营示范”、“整车与运营商的合作新业态”等焦点问题,集行业之思推动创新,为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近期,大会报名通道正式开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敬请关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官方微信,了解更多大会信息。
会议信息
论坛时间:2020年10月29-30日(周四-周五)
论坛地点:浙江省德清县德清国际会议中心
论坛主题: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
会议安排
10月29日(周四)下午14:00-18:00
高层论坛: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
主题内容:从战略上重视新兴出行科技产业发展,建设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出行科技产业体系。推动出行领域技术、商业模式、制度不断创新,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智能基础设施和数据为两大抓手,着力推动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面向未来需求设计制造未来汽车。在汽车变革、出行变革、城市变革以及三者有机协同中识别和挖掘发展机遇,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报告发布】
《未来城市出行蓝皮书(2020)》
《重塑出行:共享出行与自动驾驶的融合进化》报告发布
10月30日(周五)上午09:00-12:00
主题峰会1:打造全球电动清洁的出行城市方案
主题内容:全新电动化、共享化出行激励模式的探索;全球零排放公交车队在城市的应用发展;电动城市成功案例的复制及升级;如何建设氢能示范城市;出行科技创新将如何提高交通出行与运输的质量;城市电动化物流所带来的空间和时间效益;电动化出行将如何参与构建绿色城市体系。
【圆桌沙龙-1:如何构建成熟高效的城市电动化出行模式】
10月30日(周五)上午09:00-12:00
主题峰会2:大数据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中的应用与聚合
会议主题:智慧交通如何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数字城市与智慧交通的商业模式及落地路径;城市大脑与交通大脑;城市数据如何支持交通优化;城市数据管理与数据应用;智慧交通中人、车、路、城在协同应用中的分工与数字化;智慧交通中的数字化运营与实践;智慧交通中的安防企业如何布局。
【圆桌沙龙-2:大数据在智慧出行与智慧城市的应用生态】
10月30日(周五)下午14:00-17:00
主题峰会3:打造未来自动驾驶城市
主题内容:MaaS移动即出行解决方案;如何建设自动驾驶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要素都有哪些;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看自动驾驶给城市带来的变化;未来自动驾驶城市中的生活服务与应用场景;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城市的连接;自动驾驶城市的运营和管理;城市未来基础设施规划;自动驾驶时代的新城市货运;高精地图与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未来自动驾驶城市的应用场景等。
【圆桌沙龙-3:城市智能化出行运营示范】
10月30日(周五)下午14:00-17:00
主题峰会4:未来出行运营商峰会
会议主题:未来出行时代下,5G、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新技术,网约车、分时租赁、无人配送、无人停车等新模式改变了我们现有出行方式,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出行,产生了新的运营服务主体,改变了传统汽车的使用功能、销售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电池、充电桩、数据、地图、停车位等资产与战略资源如何通过运营服务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公交、网约车、电动单车、自行车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解决出行中打车难与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按需出行的MaaS服务,数字交通、数字城市与数字出行中,数据运营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等,区块链技术与智慧出行数据资产与创新商业模式。
【圆桌沙龙-4:整车与运营商的合作新业态】
10月31日(周六)
参观考察:德清城市级全域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
关于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是未来出行产业领域最具前瞻视野的国际盛会,2017年起,在浙江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联合发起,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大会全面聚焦未来出行产业的新工具、新技术、新模式的国际化交流,通过搭建超级论坛与创新展会联动模式,全面立体打造了全球未来出行产业风向标。
第三届GFM大会以“迎接出行革命”为主题,于2019年10月在德清县召开。大会邀请了超过3000位来自政府、学界、企业、机构的重要人士出席,覆盖交通、汽车、通信、科技等未来出行产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包含来自英国、法国、以色列、美国、德国、韩国、日本、西班牙等近10个国家的近百位外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