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周立群:大陆集团以“智”变应“万”变的经验

收藏
2020-10-23EV世纪 EV君

  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0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原“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本届供应链大会主题为“育新机、谋新篇、开新局——助力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产业链”,探讨“十四五”思路,把控产业形势,解析全球汽车供应链发展动态,助力构建安全可控汽车产业链。

1.jpg

在10月21日下午举办的“传统汽车零部件的未来之路”的主题论坛上,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周立群 为大家分享了“大陆集团以‘智’变应‘万’变的经验”。他在演讲中表示,大陆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所立的一个大目标,一定是动领未来 。

大陆集团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轮胎的生产厂变成了汽车零部件零部件生产厂商,又用了将近十几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汽车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这个系统供应商相当于只要在车上提到电和电子方面的,总会找到和大陆公司相关的零部件。展望未来,大陆集团目前正在积极为电气化和智能化做准备。

以下内容为周立群的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同仁,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大陆集团在面对这场挑战的一些想法。

  应该说刚才几位嘉宾在介绍过程当中,都已经把整个汽车行业,包括零部件行业在近来所要面对的挑战以及到了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强调的很深刻,作为一个超过百年的全球性企业是怎么想的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国内的人员看起来可能是会不一样的地方,不同的行业哪怕是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当中所处不同的细分领域,可能采取的做法上也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或者每一个行业当中每一个公司一定要根据它的实际情况,去采取它相应的对策。当然为介绍或者为更好的了解大陆为什么会采取一些变化,来应对百年难遇的挑战,我们回顾一下大陆百年的变迁,让你更好的了解这样一个过程。

  从1871年大陆集团开始在德国建立公司生产轮胎开始,开创了它的一个全新的公司和业务,至今来讲接近150年了,到了1995年它从原来的单一轮胎开始去做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机电零部件的业务,到了2007年又跨上另外一个台阶了,这个时候正好是大陆集团收购的摩托罗拉电子部之后又把西门子VDO收购了,这个时候它就位列整个全球汽车行业的前五,到2019年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总共已经是在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4家基地和生产工厂,销售额达到了445亿欧元。在中国,大陆集团已经有了28家生产基地,主要是遍布在东部和东部沿海地区,进到中国从95年开始,已经25个年头了,在中国整个的员工数也超过了24000人。

  未来会是什么样?大陆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所立的一个大目标,一定是动领未来 ,这个动领未来到底是什么含义?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一下,大陆集团用了100多年的时间,从一个轮胎的生产厂变成了汽车零部件零部件生产厂商,又用了将近十几年的时间,变成了一个汽车零部件的系统供应商,这个系统供应商相当于你只要在你的车上提到电和电子方面的,总会找到和大陆公司相关的东西,不管是从前面的传感器、从前面安全的部分,还有里面的车身控制器等等全部都有,包括大家看到的将军轮胎都是大陆集团旗下的。

  我们在2018年的时候,董事会就提出这个事并一定要做,要想下一步,不是说你在未来10年20年如何,这个时候我觉得是一家百年的公司它所做的一个谋略,所以需要多少年能够实现这个成为一个先进技术的领导者和提供服务的全方位的伙伴?这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为什么要做这个变化?这个新的挑战对我们来讲的话,在我所说的这个汽车电子行业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1886年开始有内燃机,那个时候就开始有了系统的零部件供应商,后来又变成由整车厂集成装所有的零部件,80年代看丰田,90年代看本田,那个时候大概有50—60%的整车零部件都是从零部件的厂商买来组装的,现在来看这个事情绝对是受到冲击了,在我们这个方面看得非常明显。

  第一个,OEM来讲的话,相当于是我们的客户,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的话,已经不仅仅是从传统的组装卖给客户,已经不单纯是这么去想了,他们已经从传统生产型的企业融合了一些软件开发,要做服务了,你已经听到很多厂商说我要从汽车的供应商变成出行服务的供应商了,同时另外造车新势力又来了,造车新势力绝对不能低估它,过去我们的理念,当有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按照我们的想法是这个业务模式是什么然后去做这个计算,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讲,赔本的买卖是不能做的,现在造车新势力是让我们算不出来它是怎么盈利的,这个时候来讲是巨大的困惑,你无法想象它的业务模式,这个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大家刚才都谈到从2018年开始就有汽车销售产量的下降,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在中国既是有个位数的增长,也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了,这是一个成熟市场的表现,你得要适应这个新常态,长远的规划你说它还到3500,这个信心谁都有,但是这个一定要理解这是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它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在向汽车零部件方面提出了挑战,包括我们现在提到的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等,都可能加速这个变化。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事情,这个挑战对于整车企业来讲的话,卖车已经不是它价值变现的终点,而是它的起点,大的OEM企业都在做智能的、软件服务的,以前它是不做的,它以前都是外面公司来做的,不管是本田也好、丰田也好、大众也好,都在做这个事。

  对造车新势力角度来讲,它也在颠覆这个模式的时候,也定义了零部件的走向,过去我们做零部件当我们变成了一个传统的系统供应商的时候,我们是比整车OEM企业至少提前两到三年开发出一个系统一个产品,然后介绍给整车厂,这个模式不行了,造车新势力定义产品的样式,远远超出了我们自己的想象,你没有看到那个车的时候,有的时候你是不可预料的,他在定义零部件的走向,让零部件供应商照着我这个去做就行了,这些都是上下在挤压我们。所以说我完全同意刚才几位演讲嘉宾所说的,汽车产业转型绝对是一个大的趋势。

  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大陆在这方面未来想的是什么?我们觉得城市化的发展,这是国家已经提出很清楚的一个目标,在整个城市当中,至少有8亿城市的居民,刚才提到过你的车辆保有率,这些来讲的话,你肯定是它巨大的基础部分,在整个中国221个有规模的城市当中来讲的话,每一个城市的规模都可能会超过百万,这个和国外来比的话,法兰克福那么出名,也是在百万的城市,它的业务模式在中国所确定的业务模式,绝对是和我们在国外所做的方式是有可能不同的。

  第三个特征,平均而言,高峰时期在大城市的通行时间会越来越长,怎么利用这个?是让大家愉快的驾车上班,或者在这个时间做一些有益的工作,绝对是要考虑的。另外还有65%都是在城市的道路范畴之内,这个就涉及到走走停停,你到底在哪去停车,等等这些问题就都会出现。并且还有很多车辆是停在那不是使用的,我们统计这个数字来讲的话,至少有95%可以看到不是常用,在上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很多有车的人,这些有车的白领,平时上下班做公共交通,周末开车出去溜一溜,很多车在闲置,在全球来讲,还认为80%的温室气体效应是和车有关系的,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未来的四化是必然的趋势。

  也就是说,我们会要在电气化当中所有的电能驱动车的方面,在共享化,你看下面那个小的标识的车,是一个无人的小巴,就说明你已经不带有油门,没有方向盘,坐上它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这个车已经在国内几次展当中展示过了,还有就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当中把我们现在在车上所有的电器,这些传感器、雷达、摄象头都集中在智慧交通的路端,我们认为从车端、路端、云,只有三者都能有效的结合,才能实现全方位的智能化,以及整个车辆的智能连接、智能通讯V2X等等这些产品。

  这些产品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这里有一个简短的视频,因为技术本身,我就不这么细说了,现在要做的L3以上的自主巡航,这是在上海的临港,一个多月之前在那试车做展示的时候的一个录像。(播放视频)我们在长沙已经实际做的,将来在十几个路口全部装各种各样的摄象头,它可以控制车的流量,因为我提到这是我们当时在临港的一个录像,所以没有把所有的场景都能展示出来,我们在整个从四化当中的电动化、自动化驾驶和智能网联车,这些零部件的技术都做了研究,当然我们不做车,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考虑做车。

  从整个的架构角度来讲,这是我们在2019年的架构,从这个架构来讲的话,你所看到的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系统供应商的架构,这个传统系统供应商从我们电子行业当中来讲的话,很多事情谈的还是叫分布式控制,你的车上有多少控制器,单独都是独立的。下一步发展的趋势,域控制,也就是说你原来驾驶员只看到几个仪表,以后要集中控制,统一的一个仪表。

  所以整个集团在今年年初对外宣布正式改组,更多的面向自动驾驶、车联网,轮胎和橡胶的技术还是原来的,还有动力总成,动力总成就是新能源和电动车部分,这些相当于独立出来去运作,这个下面才是它相应的架构,就是怎么样去做这个,到域控制,以及下一步要发展的集中控制系统。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你今年车上还能发现有5个6个控制器,以后应该有两三个是可以想像的,这个绝对是大的趋势,至于下面这些细节,我觉得大家可以看出来这样一个变化。

  实际上对于这样一个有400多亿欧元的企业,要做这么大一个变革,有必要吗?实际上这是要大家看的或者是要去想的问题,我们的想法是什么?这个事情来讲的话,这个变就是在找死,不是说这个事情看到成功的路在哪了,没有,现在还不知道,但是你不去找死,不去做出颠覆性的改变,你就不能够有新的生,你就不能再存在100年,所以这是它的目标,它不是看我现在400多亿欧元,我能不能活未来的10年和20年,它得往后看30年50年,这是我想展示给大家的。

  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