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单只是一款交通工具,而是具有社会化属性的智能移动工具”。这是盒子汽车创始人兼总裁张署光对盒子汽车的定义。
12月15日,盒子汽车在北京举行了品牌首秀,并亮相了两款新车:BM-400和BM-600。
对于目前已经有点“拥挤”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每当有新品牌进入造车的赛道,人们都不禁会问一句:“还有生存的机会么?”不过对于盒子汽车来说,不太存在这种顾虑,因为其造车理念和商业模式都和之前的新势力,甚至是其他汽车厂商都不同,是完全面向B端出行市场而打造的。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当下全国活跃的巡游出租车总量达138万辆,网约车数量则更多,这给予了盒子汽车很大的发展空间。
并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盒子汽车的核心发展思路不只是生产一款车卖给运营公司这么简单,而是要重构出行理念,将运营车辆由交通工具升级为用户出行的“第三空间”。对此,盒子汽车从产品定位、车内布局,到车辆附加属性以及商业模式都进行了全新设计。
从产品端来看,盒子汽车的车型从造型上就与一般的电动汽车有很大不同,其更偏重出行的实用性和空间体验。其中,BM-400车型主打专车、网约车、出租车市场,续航里程有420km和530km两种,并支持600V高压快充以及换电模式,计划于2023年量产,产能规划年产10万台。
BM-400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530/1900/1790mm,轴距达到了2850mm,配合便于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方形”车身设计,让其拥有非常宽敞的车内空间。
BM-600车型定位高于BM-400,未来将针对中高端租赁市场,满足高品质出行需求,预计在2024年量产上市,产能规划年产5万台。
BM-600的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900/1900/1790mm,轴距为3100mm,在尺寸上比BM-400更大。续航方面,BM-600的续航里程可达600km,同样超过BM-400,并且也支持600V的高压快充。
车辆设计上,基于出行车辆左侧后车门使用率不高的情况,盒子汽车直接采用驾驶车门+侧滑门的“两门结构”,放弃左侧车门。右侧车门使用不占空间的侧滑形式,方便乘客上下车。
在车内布局上,盒子汽车也是别具一格。虽然是3排的座椅分布,但盒子汽车直接取消了副驾驶坐席,改为放置行李的区域,同时副驾驶后的座椅也拿掉,形成了一个“L型”的“1+1+3”座位分布,这让车内二、三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空间。
并且,在车内空间得到释放后,盒子汽车也就不单是一个交通出行的工具,而是上升为移动智能空间载体。不仅是普通的大件行李,盒子汽车内可以轻松放下轮椅,并能在车内为司机提供可以小憩的睡床,还能根据不同需求开设宠物空间,装载自动贩卖机、按摩座椅、车载KTV,甚至是体感游戏等服务。同时,车内外的屏幕还可以进行广告植入和流媒体信息推送,为运营者扩宽营收渠道,去创建更多盈利模式。
除了在空间造型上的独特设计和衍生出来的创新出行体验外,作为一款要应用于B端出行市场的产品,盒子汽车在产品本身的技术应用,以及在智能化上的准备也都非常有针对性。
得益于盒子汽车背后团队10余年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及工程”服务商的经验,以及完整的车身设计及底盘工程的开发与工艺能力,盒子汽车构建了“八爪鱼”平台。其中,刚刚亮相的BM-400和BM-600都是基于“八爪鱼”1.0平台的模块化底盘打造。该平台的底盘共用零部件数量高达95%,可灵活地定制不同车身、适配不同空间、以及兼容不同容量的电池模组。
而在2022年5月,盒子汽车将完成“八爪鱼”2.0平台的搭建。与一般车企的1.0和2.0不同,盒子汽车“八爪鱼”2.0平台并不是1.0的迭代技术,而是面向自动驾驶专门推出的全新平台。
“八爪鱼”2.0平台将支持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形式,采用动力电池CTC结构,前悬架完全沿用第一代平台,同时采用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的滑板平台加持,进一步实现高级智能驾驶功能。
未来,“八爪鱼”2.0平台可单独面向行业伙伴输出,为需求方提供“底盘+车身+系统”的整体工程外包服务。需求方可自行设计上车身以及内饰空间,盒子汽车则提供底盘下车身设计、完全开源的线控接口及丰富的传感器安装设计,从而进一步拓展造车范畴,实现造车理念的外延。
总体来说在“八爪鱼”平台下,1.0平台未来推出的是面向有人驾驶的产品,2.0平台未来推出的则是针对无人驾驶的产品。
同时,作为智能移动“第三空间”,在智能化方面肯定也要有技术保障。对此,盒子汽车创建了一套可定制化的智能交互系统——HIGH DO。这套系统将盒子汽车从传统的物理空间移动工具,变成了一个覆盖城市、运营企业、司机端、乘客端的全新的服务体系。它不仅涵盖车载大屏娱乐系统,车内机器视觉技术应用、车联网、车内智能控制等,可实现车内大屏 游戏、直播、点播、唱K等娱乐服务;同时接入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可在车内提供城市宣传片广告服务、城市特产订购等消费体验。
基于这种全新的创新思路,张署光认为盒子汽车已经不能单独看成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具有社会化属性的智能移动工具。张署光表示,未来上路的盒子汽车会结合不同的运营区域,去匹配当地的特色,在完成出行需求时还能展现地方上的亮点,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当然,对于盒子汽车来说,其本身的出行属性仍是根本,所以盒子汽车也特别在电动汽车出行领域最重要的补能环节做了重点部署。
针对补能方面的需求,盒子汽车联合了有感科技作为其补能体系的支持方。在发布会上,盒子汽车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有感科技的董事长王哲介绍道:“目前,盒子汽车规划240kW和480kW两种超充桩方案,最大电压达1000V。这套设备具有功率共享、智能调度、矩阵控制、柔性充电、智能收费等优势,预计2022年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可超过约200公里,2023年完成充电10分钟续航超过400公里。”
同时,盒子汽车还规划开发了光充储系统充电站,结合八爪鱼2.0平台所用到的整车无线充电技术,达成局部完善的自动补电系统。
而在产品本身的能量回收方面,盒子汽车采用了一套精准、智能的能量回收系统。在频繁制动与启停的城市工况下,相比不使用该系统,BM-400车型可减少15%的能量消耗,延长续航里程15%。
在此基础上,盒子汽车还采用专门的用电器策略优化技术,可为整车能源消耗再降低5%、增加20km的续航里程。当车辆空载时,后排的大屏、自动售货机、灯光、空调都可自动关闭,在用户上车后,可根据需求再有序地切换到适合的场景,以达到节能目的。
虽然盒子汽车的首款产品BM-400要到2023年才能量产上市,但在之前与众多出行运营商开完沟通会后,盒子汽车已收到42000台的意向订单,足见其产品和模式颇受运营商的喜爱。
对于未来盒子汽车在B端出行领域的发展,张署光表示:“盒子汽车将围绕城市、运营伙伴,司机、乘客,构建全新出行价值体系,成为中国出行市场的超级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