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行业,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通常是一个新产品走向主流的标志,素有“拐点”“奇点”之称。2021年的VR头显,2022年的折叠屏手机,均出现了跨过这一门槛的选手。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产品也出现在了冲击奇点的队伍里,它就是,智能汽车。
在近期举办的2022天津车展上,汽车智能化正悄无声息的成为各大品牌的新卖点。从新势力到传统车企,从电动车到燃油车,从以硬件核心到关注软件,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座舱各家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与探索。令人意外的是,还首次出现了芯片公司参展,而关注芯片正是消费电子行业的典型特征。以往,几乎只有北京、上海的A级车展才会出现芯片公司,可见随着汽车智能化的进程,其消费电子化已不再是先锋议题,而是确定性的潮流。
本届天津车展,车载智能芯片供应商地平线不仅设置了独立展台,搭载其车载智能芯片“征程”系列产品的车型也纷纷在各车企展台亮相,包括理想L8、理想ONE、第三代荣威RX5、上汽大通MAXUS MIFA 9、自游家NV、哪吒U、广汽AION Y、广汽传祺GS4Plus、奇瑞瑞虎8、江汽思皓QX、岚图Free……这其中不乏当前的主流爆款与各家的旗舰车型。
理想L8
第三代荣威RX5
上汽大通MAXUS MIFA 9
站在机械产品与消费电子的十字路口,智能汽车这个品类,或许也可用年销量1000万台的“奇点论”视角重新观察。
1000万台,于智能汽车而言,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来看10月份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上官方公布的两个数据:一,目前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辆,较2016年上涨1.5倍;二,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是288万辆,同比增长46.2%。
凭借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哪怕只看狭义的智能乘用车,年销量超过1000万辆也就是眼下一两年内的事。但是,单个产品、单个选手达到1000万辆显然遥遥无期。是否智能汽车的奇点同样遥遥无期?
如果我们将眼光投向智能汽车的底层驱动,即智能化的核心——芯片或软件系统呢?从这个维度,国内的智能汽车行业,或许已经出现了种子选手。从出货量排名来看,一号种子是车载智能芯片供应商地平线。在过去不到24个月的时间里,地平线旗下的车载智能芯片征程系列,累计出货已突破200万片。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的数据,今年前9个月,地平线在标配智能驾驶域控芯片份额的排名中,地平线排名仅次于自研的特斯拉,超越老牌厂商Mobileye和英伟达。
地平线征程®5
为什么说“不到24个月”?征程系列芯片的量产元年是2020年,地平线本身也是一家跟造车新势力一样年轻的创业公司。而出货量反映的用户生态竞争,从来都是快鱼吃慢鱼的游戏,应该说,地平线已经暂时取得了领先。率先完成量产破冰后,似乎时间也和地平线站在了一起。
产业变革已然势不可挡,但面向终端消费者,底层技术的价值往往因其难以直接感知,而被淹没在复杂的参数里。但消费电子的历史证明,随着消费者认知的深入,芯片性能在购买决策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从用户视角来看,一款汽车搭载了地平线的征程芯片,就等于拥有了充沛的算力和实用的性能,以及较长时间的领先体验:
作为国内首款已量产的百TOPS(算力单位,1TOPS代表处理器每秒钟可进行一万亿次操作)级车载智能芯片的发布者,地平线在算力方面的水准无需多言。但单纯看纸面算力不能反映一切,地平线更关注的参数是真实性能FPS(每秒传输帧数),例如在对自动驾驶道路上的目标进行感知计算时,征程5的FPS跑分远超英伟达旗下的Orin芯片三分之一多;
高性能芯片还是享受体验持续升级的有力保障。无论是智能驾驶要解锁更多场景,还是智能座舱要实现更多人性化的交互,OTA升级的前提都是预埋了足够好的硬件。
正因如此,率先搭载地平线征程芯片的车型,如“征程2”首发的长安UNI-T、“征程3”首发的2021款理想ONE等,都成为了爆款,得到了智能汽车早期使用者用钱投票的肯定,而越来越多的主流车型例如荣威RX5、长安UNI-V、广汽AION Y也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智能体验选择了征程系列芯片。
在地平线征程统一的“数字底座”之上,开发者生态与消费者认知的活水循环,将让“什么是好的智能汽车”这一问题的业界探索与大众期望逐步趋同,助力更多元、更易用、更聪明的智能汽车走向主流,让奇点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