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9月12日问界新M7的上市发布的主题又是余承东的“遥遥领先”。这个梗有被玩坏的趋势,友商们已经喊出了“比遥遥领先还遥遥领先”。对于华为来说,新M7的市场表现关系到智选车模式的成败,虽然不能说在此一举,但也举足轻重。因此,它花了超过5亿元的升级费用来全面提升它的机械素质和综合产品力。
问界M7是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汽车的第二款车型,于2022年7月发布、8月交付。但上市之后高开低走。因此,仅一年时间就推出了改款车型。这款车的底子一般、外观设计也很平庸,缺乏作为一款中大型SUV应有的气场和二三十万元车型的高级感。因此,虽然有华为品牌和智驾智舱技术的加持,也没能成为爆款。
但华为花了超过5亿元升级之后的改款车型的各项产品力得以大幅提升,用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的口头禅“遥遥领先”来形容并不为过,除了销量以外,改款车型配得上这个词。
问界新M7的价格什么水平?
问界新M7五个版本的指导价为:M7 Plus五座后驱版24.98万元、M7 Plus五座四驱版28.48万元、M7 Max五座智驾版30.98万元;M7 Plus六座后驱版26.98万元,M7 Max六座智驾版32.98万元。
现在下订能享受33000元购车权益(截至10月7日,包括6000元现金优惠、价值1.2万元的内外饰选配金,价值1.5万元的选配权益)。其中,三款五座版车型是此次新增的,对于用户来说有更多选择,也有助于扩大这款车的用户群体。
这个价格比M7去年7月上市时的价格31.98万、33.98万和37.98万元便宜不少(今年1月问界M7两款车型降价三万至28.98万和30.98万元,顶配车型售价不变),起售价低4万元,最高配置版本价格低5万元。相比它的对标竞品理想L7的售价31.98万、33.98万和37.98万元来说,新M7的价格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调低起售价一方面是考虑到目前的市场竞争太惨烈,车企的定价不能以成本为基础定价,而是要基于市场环境和竞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动力电池价格大幅下降,也导致整车成本下降。新M7搭载了40kWh的三元锂电池,以目前的市场价格,电池成本预计比去年下降2-3万元,也让降价成为可能。第三,华为和赛力斯都希望新M7能够获得更高销量,来恢复各自对双方合作关系的信心。所以,双方应该都有意愿制定出一个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但新M7的定价也产生溢出效应,那就是它和问界M5的价格(24.98万-30.98万元。其中,增程版为24.98万、26.98万、27.98万和29.98万元)太接近了,以至于产生了重叠。但两款车的定位和车型级别又不相同,M7是中大型SUV,M5是一款五座中型SUV。
基于此,新M7可能会分流走一部分M5的客户,尤其是那些不太在乎高阶智驾功能的客户,也会让部分M5老客户心生不满,华为接下来要考虑如何安抚这些老客户。当然,未来M5推出改款车型时价格也可能进一步下调。
5亿元升级费不能脱胎换骨,但产品力提升看得见
余承东说新M7的升级花了不止5亿元,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又从哪些方面提升了新M7的产品力?接下来详细说说。
续航方面,在不增加动力电池容量(都是40kWh)的前提下,两驱版车型的CLTC工况纯电续航从230km提升至240km,四驱版从200km提升至210km。这是通过优化增程器热效率和整车风阻系数后实现的(Max版升级AGS主动进气格栅)。后驱版车型满油满电下综合续航达到1300km。相比而言,四驱版的理想L7搭载40.9kWh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也是210km,两款车不相上下。
底盘方面,新M7的前后悬架进一步加强,采用了增强型麦弗逊前悬和H臂多连杆独立后悬,并且用上了HUAWEI DATSTM 2.0(Dynamic Adaptive Torque System,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与前后悬双FSD(Frequency Selective Damping,频率选择性阻尼)可变阻尼减震器。底盘也进行了重新调校,再加上车身重心下降15mm,从而提升了操控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性。
这部分的升级非常关键,因为M7这款车型的底盘底子比较弱,对于一款六座中大型SUV来说,无论是驾控还是乘坐的体验都不会太好,预计这也是导致它销量不佳的一个因素。这次升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块短板,但不会产生脱胎换骨的效果。
动力方面没有变化,两驱版本电机最大功率200kW、峰值扭矩360Nm,零百加速7.8秒;四驱版本电机最大功率330kW,峰值扭矩660Nm,零百加速4.8秒。最高车速都是190km/h。
能耗方面,两驱版的WLTC工况综合油耗由1.05L/100km下降至0.85L/100km;四驱版由1.09L下降至1.06L,均有小幅下降。
空间方面的提升也比较明显。新M7的车身长宽高尺寸为5020*1945*1775mm,车长超过了5米,但轴距比较短,只有2820mm,甚至比M5的2880mm都要短,与理想L7的3005mm一比差距就更大了。后者的车身长宽高为5050*1995*1750mm。因此,新M7实际的空间提升效果,尤其是六座版本的乘坐感受还有待今后体验。
相对较短的轴距、连同上文提到的底盘素质的不足,这些因素都是笔者认为华为此次花5亿元升级M7并不能让它脱胎换骨的原因。
关于车内空间,华为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新M7五座版本的最大车内有效空间达到3.3米,后备箱纵深1.1米,标准容积686L,可容纳12个20英寸登机箱。将二排座椅放倒与后备箱连通后,最大纵深可拓展至2.05米,装载空间增大至1619L,轻松容纳30个20英寸行李箱,并可切换2米大床等多种模式。
六座版本的前、中、后三排整体空间达到2605mm。全车满座出行时后备箱纵深仍有1.1米,188L标准容积能放下4个20英寸的行李箱,放倒后排座椅后能拓展至775L,可容纳4个28英寸行李箱。
五座版本标配全新“棉花糖”座椅,10层舒适叠层设计,发泡总厚度100mm;标配4个座椅的通风、加热与按摩功能。通过小艺智慧助手,可语音开启主副驾双排小憩功能。六座版本则采用全新零重力座椅。此外,新M7还配备了前后双空调箱、17个空调出风口、后排空调触控大屏、全自动电动踏板(选装)等舒适配置。
安全方面也有很大提升。被动安全方面,新M7车身结构匹配开模,重新改造焊装产线。全车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24.4%、高强钢和铝合金占比80.6%,同时引入CBS(Composite Body Solutions,复合车身解决方案)复合车身材料,有效提高车身刚度和碰撞安全性。此外,新车全系标配八个安全气囊、前排双预紧安全带。
主动安全方面,问界新M7搭载的HUAWEI ADS 2.0主动安全能力持续进化,首发全向防碰撞系统,实现前向、侧向和后向全向防碰撞能力,AEB自动紧急制动最高刹停时速提升至90km/h,可减少90%因注意力不集中和路况复杂造成的交通事故。
智驾方面,新M7的两驱和四驱Max智驾版搭载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前提下可实现高速、城区高阶智能驾驶。预计今年12月城区NCA将实现全国都能开。新M7还具备可见即可泊的智慧泊车能力,并支持园区代客泊车和超窄车位泊车。
华为在智驾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HUAWEI ADS 2.0自今年4月发布以来,在AI训练集群上构建了丰富的场景库,每天深度学习1000万+km,持续优化迭代智能驾驶算法和场景策略。截至2023年9月数据,长距离NCA领航平均接管里程高达200km,城市高架汇入汇出成功率高达99%+,可靠程度堪比“老司机”。
智舱也是华为的传统强项。新M7的鸿蒙座舱更流畅、更好玩,超级桌面带来更多手机应用,手机“碰一碰”可实现接续追剧、游戏等应用流转;手机航拍也能流转到座舱屏幕,让全家一起在车中“坐览世界”。小艺智慧语音即使在信号不好时,也可以离线语音导航,还能实现语音操控拍照随时分享,无需下车即可支付等便捷体验。后排HUAWEI MagLinkTM拓展出空间场景新玩法,华为平板即挂即连,实现多设备联动,智能座舱秒变个人创作室、多人会议室、儿童书房。
遥遥领先得兑现在销量上
此次华为花重金升级问界新M7的意义不仅局限在这款车本身。在华为内部它事关智选车模式的前景甚至去留,在外部,则事关汽车行业合作伙伴对这种模式的信心。而且,智选车模式还搭上了华为的品牌声誉。
但到目前为止,智选车模式还难言成功。首先,从销量来看,问界品牌自首款车型于2022年2月份开始交付以来,截止今年7月底累计上险量不足10万辆(99299辆),月均5516辆,而且问界M5和M7都是高开低走,后劲不足。由于是今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
从合作伙伴赛力斯汽车的经营业绩来看,与华为合作不但没赚钱,反而越亏越多。赛力斯的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67亿元、-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13.44亿元。当然,华为自己也没少投入,华为车BU在2021、2022年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了70亿和105亿元(除了智选车业务以外,也包括HI模式和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的研发投入)。
所以,余承东力推的智选车模式到底行不行,亟需通过销量来证明,“遥遥领先”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虽然智选车模式还有好几个合作伙伴(奇瑞、江淮、北汽等),但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如果不能成功,其他合作伙伴对这种模式难免产生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