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与办公场景中,光纤数据网络已广泛用于高速数据传输。而在汽车领域,光纤技术正迎来关键突破。
针对光纤多千兆以太网在车辆领域的应用,采埃孚进一步开发采睿星(ProAI)车载高性能计算机。全新开发的芯片与连接器,可使数据通过符合IEEE 802.3cz标准的车规级光纤进行传输。采埃孚集团跨域计算平台负责人奥利弗·布里姆勒(Oliver Briemle)表示:“这种超高速传输技术是未来软件定义车辆电气系统的核心。”该系统不仅支持短距离传输,更能实现最远40米的长距离传输,预计最快明年量产。
采睿星(ProAI)车载高性能计算机,搭载符合IEEE 802.3cz-2023标准的光纤多千兆以太网
光纤多千兆以太网能够覆盖不同级别的车型。多项严苛测试证明该技术可适用于乘用车、卡车、客车及接驳车,且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稳定。测试结果也验证了光纤多千兆以太网是一种多功能、面向未来的数据通信解决方案。
支持长达40米的传输距离,覆盖乘用车与商用车
光数据传输的技术原理
光数据传输是包括汽车行业在内的许多现代通信系统使用的一项关键技术,通过玻璃光纤(GOF)或塑料光纤(POF)电缆传输光信号。光纤电缆具有高带宽与低损耗的特性。
光纤中的光传输基于全内反射原理:当光进入光纤后,会在纤芯与包层的接口处发生反射,使光始终在纤芯内沿光纤进行传输。
光纤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是光数据传输系统在汽车行业的优势。20年前, 面向多媒体的信息传输系统(简称:MOST)等光学系统被引入汽车行业。这些老式系统利用聚合纤维作为数据传输的物理层。相比之下,根据IEEE 802.3cz-2023标准制定的光纤多千兆以太网,则以玻璃纤维为基础,实现更高带宽与更低损耗。
采埃孚认为在汽车行业应用光纤多千兆以太网具有以下主要优势:
传输速率高:该标准支持2.5Gbps、5Gbps、10Gbps、25Gbps和5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这些高速率对于应对自动驾驶(ADAS)、车载信息娱乐(IVI)与网联服务等现代应用所产生的日益增长的数据量,至关重要。
传输距离远:在汽车应用中,与老式光学系统或铜缆数据传输系统相比,光纤多千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距离大大增加,最远可达40米,适用于各类车辆的短距离和长距离应用。
轻量化:相比铜缆,使用光纤可大幅减轻重量,助力车队降低能耗。
可靠性强、寿命长:使用符合IEEE 802.3cz-2023标准的光纤(OM3)可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光纤不易受电磁干扰,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障数据稳定传输,同时支持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电隔离数据通信。此外,光纤更耐磨损,可长期使用。
能效显著:基于IEEE 802.3cz-2023标准的光数据传输系统比传统的铜缆系统更节能。数据传输所需能源更少,从而降低了整车总体能耗。这对现代汽车行业尤为重要,因为能效在现代汽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可扩展性,面向未来:光纤多千兆以太网面向未来,具有可扩展性。可将新的高性能计算机(HPC)、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多域计算机(MDC)升级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而无需改变现有的光布线组件。这有利于将新技术和新功能集成到未来的汽车中,同时确保系统满足不断增长的要求。
产量高,成本低:IEEE 802.3cz-2023标准规定的OM3光纤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广泛,且已大量生产。目前,用于指定波长的VCSEL(激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组件的产量也非常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该技术在汽车工业的批量生产中,成本优势显著。
传输渠道优化:光纤多千兆以太网以较低的物理层复杂性提供了近乎完美的传输信道。这有效降低了均衡的复杂性,无需回声消除,因此功耗更低,延迟更短,整体解决方案更具成本效益。其专门的运行、管理和维护通道,则保证了链路管理的高稳定性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