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原创firefly萤火虫:以设计破局,定义智能电动时代的高级感美学

收藏
2025-04-08EV世纪 段炼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设计却开始停滞不前。受前几年智能新能源汽车简约科技风的影响,近几年很多新品牌的产品在设计上出现大量雷同,甚至不少品牌为了出圈去选择“致敬”传统豪华品牌的经典设计。

而新能源小车又是设计匮乏的“重灾区”。受产品成本限制,新能源小车一般更偏重在产品上的性价比,从而忽略了外观造型。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小车要么偏向复古,要么就是走圆润可爱风,只能满足消费者基本的用车需求,但却无法为消费者提供更深层次的情绪价值。

这方面,蔚来最新推出的纯电小车firefly萤火虫给出了新答案。

firefly萤火虫外饰图14.jpg

因为firefly萤火虫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一方面在成本上不像国内市场只关注性价比,这让其在设计上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它是兼顾全球用户审美的车型,相较于国内目前比较趋同的设计思路,firefly萤火虫在设计上实现了一场美学的突破,成为了纯电小车的一个典范。

firefly萤火虫是由蔚来设计高级副总裁Kris Tomasson操刀,这位设计师不仅主导设计了蔚来ET5、ES8等高端车型,还给NIKE(耐克)设计了“斗牛犬”埃德加·戴维斯定制款运动眼镜,在湾流飞机担当设计总监时设计了G650私人飞机,还在担任可口可乐全球设计总监时主导了其百年纪念版瓶身设计,也曾负责宝马i系列的外观设计。并不局限于车辆设计的思路让其在firefly萤火虫有更加前瞻的判断,其以be different为设计目标,构建了firefly萤火虫高辨识度且高度统一的视觉符号体系。从全场景用户交互界面到全局性产品触点,创新植入三重奏大灯、荧光胶囊等标志性元素,在保持全球审美普适性的同时,突破行业同质化困局,形成了兼具功能理性与情感温度的独立美学体系。

外观解构同质化困局的视觉宣言

萤火虫的设计语言以“灵动、巧思、信赖”为内核,通过三重奏灯组、荧光胶囊面板和灵动尾环三大原创元素,打造出超越传统小车的视觉冲击力。

新生绿1.jpg

现在的小车基本上都是萌系大灯,设计风格局限于功能性,萤火虫的三重奏灯组以三圆环的原创设计为核心,赋予灯光以情感表达。前后呼应的三环灯组采用高性能超红光LED技术,支持独立点亮与动态交互逻辑,可呈现多变的“灯语”——从迎宾光效到行车提示,灯光成为车辆与外界对话的媒介。这一设计不仅强化了夜间辨识度,更将冰冷的机械转化为灵动的生命体,呼应“萤火虫”轻盈飞舞的自然意象。

纯粹白2.jpg

车身的荧光胶囊面板以斜线元素为肌理,贯穿前后脸与车门把手,形成流动的视觉韵律。胶囊环两端巧妙嵌入三重奏大灯的一环,实现设计元素的闭环统一。面板表面采用微米级蚀刻工艺,在阳光下呈现细腻的光影层次,静态下亦能传递蓄势待发的动感。这种“静中见动”的矛盾美学,突破了传统小车圆润或硬朗的单一表达。

灵感紫3.jpg

尾部的灵动尾环设计是萤火虫对功能与美学平衡的极致探索。其流线型结构融合37000牛·米/度的抗扭刚度,既满足车身强度需求,又以环状造型呼应前脸的三重奏灯组。尾环中央嵌入蚌壳式尾门,最大化开口面积的同时保持尾灯造型的完整性,展现出“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

这三大元素的协同作用,使萤火虫在车流中脱颖而出。无论是迎面驶来还是渐行渐远,其轮廓与细节均能传递一致的品牌基因,形成“一眼即识”的高级感符号。

内饰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生态的系统融合

firefly萤火虫的内饰设计以 "治愈系高定美学" 为核心理念,通过色彩、材质与交互的深度融合,构建出兼具居家舒适感与科技未来感的移动空间。其设计突破传统小车的空间限制,在4003mm车长内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双重跃升。

2025-firefly萤火虫-中控-灰色织物main-004s.jpg

内饰以惬意紫、松弛绿等4种自然色调呼应。这种 "城市色卡" 设计打破了传统小车的色彩局限,低饱和度的车身色在城市街景中跳脱而出,内饰在座椅、门板等部位的双拼配色营造出呼吸感十足的空间层次。值得关注的是,座舱顶部采用0.8mm微孔结构实现自然光漫射,配合非对称的色彩过渡,在垂直维度创造出视觉延伸感。

2025-firefly萤火虫-前排-紫色织物main-a005w.jpg

全车内饰软触材料均通过OEKO-TEX® Standard 100一级认证,达到母婴级安全标准。座椅采用无溶剂PU皮革与Microfiber超纤绒组合,触感细腻且环保;中控台面的可再生织物则通过特殊编织工艺呈现出立体纹理。这种材质选择不仅提升了乘坐舒适性,更通过触觉反馈强化了高级感认知。

2025-firefly萤火虫-米色high-中央扶手抽屉储物-a003w.jpg

13.2英寸2.5K中控屏与6英寸灵动仪表形成横向布局,界面设计遵循 "视觉降噪" 原则,以极简几何图形与粉彩配色构建交互逻辑。三重奏灯组的设计语言延伸至数字世界:车机加载态以动态圆环呈现,座椅打孔图案复刻灯组造型,甚至香氛出风口的斜线条纹也与前脸胶囊面板呼应。这种 "基因渗透" 使数字交互成为物理设计的自然延伸,用户从开门到触碰屏幕始终沉浸在统一的设计语言中。

从功能使用到情感共鸣的感官体验升维

除了外观和内饰外,萤火虫的设计还突破传统小车的功能边界,通过光、声、嗅三重感官的协同运作,将出行体验转化为生活美学的载体。

firefly萤火虫-浮光氛围灯-霓虹舞厅.jpg

其搭载了同级独有的256色氛围灯支持8种预设主题与3种呼吸模式,从开机动画到空调调节均触发专属光效。例如,导航转向时氛围灯同步闪烁指引方向;音乐播放时,可视化音浪动画与灯光律动同步,将听觉体验转化为视觉盛宴。这种 "光影叙事" 不仅提升了交互趣味性,更通过环境光的色彩变化调节用户情绪。

2025-firefly萤火虫-米色织物main-音响特写-0003w.jpg

14扬声器构建的7.1声道音响系统,配合DSP动态声场调节,实现音乐的 "可视化" 体验。当低音震动时,中控屏上的氛围环同步呈现音浪动画,座椅背部的震动反馈进一步强化沉浸感。这种 "听・见" 设计打破了传统车载音响的物理局限,将音乐体验转化为多维度的感官盛宴。

专属 "林间清晨" 木调香氛搭配15种NIO定制香型,通过语音指令智能调节浓度。例如,雨天自动释放 "雨后青苔" 香氛,长途驾驶时切换为 "雪松松木" 提神。这种 "嗅觉叙事" 将香氛转化为空间情绪的定义者,用户从开门瞬间即被独特的气味记忆点包裹。

总结:firefly萤火虫的诞生,标志着新能源小车的设计从 "功能满足" 向 "情感共鸣" 的范式转变。其通过三大标志性元素的符号革命、系统化的基因渗透、全感官的体验设计,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出一条独特路径。这种设计哲学不仅为高端小车市场注入新活力,更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启示,真正的创新不仅是造型的突破,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与价值体系的重构。当设计成为连接功能与情感、物理与数字、个体与社群的纽带,汽车便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属性,成为用户 "自在发光" 的生活伙伴。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