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站在风口,2016年国轩高科等65家企业投入超千亿元角逐动力电池领域

收藏
2017-01-10第一电动网 综合报道

近两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持续火热,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一直是资本竞相角逐的对象。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16年国轩高科、杉杉股份、猛狮科技、智慧能源、格林美、科陆电子、长信科技等65家上市公司竞相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或者直接参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立并购基金、设立子公司等形式,介入或扩张动力电池业务,投入资金超千亿元。

其中,比亚迪、智慧能源、大港股份、国轩高科、东方精工、横店东磁一次性投向动力电池领域超30亿元,智慧能源、富临精工、长信科技、国轩高科、西部资源、尤夫股份、坚瑞消防、东旭光电、天齐锂业、德尔家居、东方精工、ST江泉、亿纬锂能、天际股份、科力远、南都电源、坚瑞消防、骆驼股份、猛狮科技等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超十亿元。

由于大量社会资本的涌入,使得动力电池行业的企业数量爆发式增长。据工信部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已经达到了227家,是2014年年初的两倍。规模庞大的企业数量并不是行业良性健康发展的特征。在动力电池市场乱象丛生的情况下,不少行业专家开始担心“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竞争或将出现。

就在前不久,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 (2017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单这一项规定就会把多数企业拒之门外,有专家表示,规范条件的初衷是通过提高产能门槛,防止资本一窝蜂进入电池行业。从产能角度进行优胜劣汰,可能对监管部门来说更便于操作与监督。

有企业人士曾表示, 如果说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处于“野蛮式”增长阶段,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处于“纠结式”发展阶段,那么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将迎来“洗牌”,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也将经历由“野蛮式”增长到“有序发展”的转变过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