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这样的。
虽然丰田一直坚持走传统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的路线,但是早在2010年,丰田就曾经做过一款纯电动车。
2010年5月,丰田与美国特斯拉就合作生产EV达成一致,2012年5月成功推出“PAV4EV”;2012年9月正式发布了以小型车“IQ”为原型的EV——eQ。
但当时的丰田对电动车依然很保守,对外宣称这款微型电动车只会在美国和日本市场销售100辆。
这个话术其实是相当打脸的,因为在2010年发布eQ的时候,丰田对这款车应该说是寄予厚望,因为当时他们曾经对外宣称过这款车的年销量会达到数千辆。
要知道那可是2010年,8年前的电动车生态和现在来讲完全不同,别说公共充电桩了,连车主自己家里装充电桩的都非常少。
后来丰田停售了这款纯电动车,并且丰田汽车副会长内山田武在2012年对外解释说,两年之后我们遭遇了很多困难,现在电动车的运行能力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不管是从行驶里程还是从成本上来看,抑或是从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充电来看,电动车现在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时间回到2019年,虽然国内有几家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批量交付自己的量产车,但仍有些造车新势力在自己的进展中挣扎。毕竟造车这件事相当复杂,不光需要钱,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术积淀。
2014年奇点汽车由沈海寅成立,在奇点之前,沈海寅是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金山安全总裁、奇虎360公司副总裁。
4年时间,奇点汽车总共融资7轮,获得了70亿资金,但造车的道路似乎走的病没有那么顺利,去年9月份的时候,奇点汽车曝光出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后来被官方辟谣。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回避的是,尽管在官方的话术中奇点汽车的第一款车型iS6已经完成了超过20万的总测试里程,但是当年最早定下的2018年交付的目标确实是没有实现。
但好在奇点汽车还没完,还参加了上海车展,要知道,国内汽车企业这么多,想要在上海车展拿到一块展位可以说相当烧钱了。于是在上海车展上,奇点汽车对外展示了自己的一些进展,其中一个进展就是iS6,也就是之前那款量产车,会在2019年年内销售和交付。
另外一个进展相对来说更加重要,就是奇点汽车和丰田达成了合作,丰田向奇点出售了电动汽车技术,帮助奇点进行迷你电动车的开发,而作为回报,丰田将拥有奇点汽车在中国新配额制度下产生的新能源汽车积分的优先购买权。
这其实还是个挺有意思的合作,因为中国车企在造车时候,确实经常会有一些车型来通过逆向研发来做一些自家产品优化,但是直接购买技术的除了一些大厂或者是合资厂商,确实比较少见。
但还有个问题是,丰田eQ其实是一款2010年时期的电动车,当时的续航能力也就只有一百公里左右,对于现在来说已经非常落后了,所以奇点在买到了丰田的技术授权之后,对这款车进行了一些改造,让续航能力能达到300公里。
要知道,在现在的电动车补贴政策中,250公里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门槛,低于250公里续航一分钱补贴都拿不到,奇点汽车这款迷你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定在300公里,一方面是为了用户体验考验,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能适配上目前的补贴政策,用补贴尽可能压低车辆的售价,增加自己车辆的销量,毕竟作为一家造车新势力来说,无论是技术做的再好,没有销量就只能死掉。
付费购买技术的原因,奇点的副总赵强解释了一下,是这样的:
相信大家都了解,其他的造车新势力会为了赶进度,可能会借鉴其他的成熟车型,来压缩时间成本。别人有跟我提过意见,这个车型山寨一下就好了,其实很简单,但我们这个车型是和丰田合作,丰田授权,丰田有一款车叫EQ,是一款全球小型电动汽车,我们和丰田进行了授权的输出。为什么这么干呢?我不相信真正通过皮尺拉就能把它做到完美,他有他设计的理念,设计的逻辑和算法。再加上奇点汽车本身和丰田公司有非常深厚的合作背景,最后理智战胜了情感,正式拿了授权。对这款全球车的理念我非常清楚,有完整的授权,奇点汽车做电动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你可以看到这辆车和原版的EQ车技术尺寸没有什么太大变化,只不过某些局部做了一些升级。原来续航比较短,100多公里,现在我们把它升为300km以上。其实这种迷你车型在中国的售卖情况一般一般,基本集中在两个需求,一是家里有一辆燃油车的人,拿纯电动的小车偶尔当个通勤车,另外就是当做共享用车服务的车型来做。
其实都挺难的,卖给有燃油车的人当做备用车相当于是做的存量市场,但现在的号牌政策显然对这种存量市场的扩张不是很友好,而电动车的共享服务在中国似乎一直没有铺开,后续前景也还不明朗。
但不管如何,还是看奇点汽车后续能多快开始量产吧,造车新势力存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