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出行大数据、智能交通、地理信息、出行服务商、智慧物流等为主要特色的新兴出行科技正在重塑我们的城市生活。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更加智能、安全、清洁、高效的城市出行体验的期待。
10月29-30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主办的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以“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为主题在浙江省德清县召开,探讨出行科技如何与未来城市协同发展,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出行、未来的汽车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加经济、便捷、安全、科技友好的新出行方式。
在29日下午的“出行科技链接未来城市”主题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吴卫发表了主题演讲。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机械处处长 吴卫
根据公安部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不含台港澳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75亿辆,实际已经成为了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吴卫介绍,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为了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1-9月份,汽车产业已经连续6个月同比正增长,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回升。并且前9个月汽车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4%。
吴卫表示,在成绩的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汽车消费的升级和更新趋势进一步明显,随着中高收入群体的增长,今后的换购、增购份额还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普及型的消费仍然有较大的扩展空间,预计汽车产业还可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持续的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吴卫透露,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于近期公布,表明电动化、智能化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战略方向。
今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吴卫表示,战略实施需要更系统协同、持续和不断的适应中国发展的要求。
对于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吴卫表示,智能汽车是系统化的、整体化的智能。既包括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包括交通、能源、网络等新型或相关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云计算、数字服务相融合、相衔接,以及各种服务方式的智能。智能汽车不是单纯的自动驾驶,而是要有控制、有秩序的智能化。因此,智能化不是自由化的智能化、是系统化的智能化。中国标准就意味着要基于中国的通信、时空定位、道路基础设施、交通场景、交通出行的需求和信息的连通安全来进行系统建设。
同时,智能汽车要以自主基础技术平台为产业支撑。要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特别是像芯片、软硬件和系统零部件,重点是要形成中国标准自主可控的汽车基础技术和架构体系,以及稳定安全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并且,智能汽车的发展要靠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中国标准智能汽车更需要有国际竞争力和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领军骨干企业,既要有系统供应商、服务商和平台管理者,也要有更为强大的新型的市场主体。
吴卫表示,智能汽车的发展要依托有条件的地方系统实践和培育。中国标准必须要适应中国的发展要求和地理区域的差异化和不同的特征,在培育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信息安全这六大体系的过程当中,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系统的谋划。对此,国家发改委将特别加大对中国标准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领军阶级的支持,同时发挥已经设立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来推进智能汽车六大体系的建设。
吴卫同时强调,中国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成为汽车强国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防范四大问题。
一是要注意整体性、系统性、持续性,避免现在碎片化、离散化、封闭化的智能汽车或者相关领域的运行以及盲目追热点、圈资本的这种市场不规范的行为。
二是要加强协同联动,包括行业间的、部门间的、区域间的,来避免行业的分割、利益的分割,要形成最大化的共同的利益。
三是要自主自信,在关键的基础技术上要敢于树立中国企业的信心,增强基础技术的供给能力,来真正的实现总书记要求的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目标。
四是试验示范这些区域要注重制度层面、平台支撑层面综合性的深入尝试,减少表面化、展示性的追求功绩的一些地方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