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贸易战开始,台湾制造的半导体芯片便成为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软肋。而随着台湾新冠疫情冲击加剧,“芯荒”雪上加霜几乎是板上钉钉,不仅中国,甚至全球都将承压。
根据中国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最新通报,刚过去的6月6日,该地区增加了34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个案中新增了36例死亡。
疫情并不会特别放过半导体制造重镇。
半导体产业核心区域台湾科学园区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严重影响,京元电子竹南厂和芯片封测厂超丰也爆发了员工群聚感染事件。根据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6日,京元电子累计195人确诊,超丰有11人确诊,两家芯片电子公司迄今共206人确诊。
而上述两家芯片工厂所在的苗栗县,单日确诊暴增已经超过60例,目前是台湾地区的疫情重灾区。
就在京元电子竹南厂按下生产暂停键之后,台积电方面也对外宣布,该公司已经新增一名员工确诊,且这位员工与京元电子的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虽然台积电一直强调该员工过去几天并没有在工厂上班,并不影响芯片的正常生产,但业界最为担心的是,疫情或将持续加重芯片短缺。
缺疫苗,芯片行业蒙阴影
截至目前,台湾地区确诊病例已经高达11300例,死亡累计260例。特别是在5月以后,疫情再次爆发,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呈直线上升,死亡率已经高于全球平均值。
实际上,从苗栗竹南科学园区目前的疫情状况来看,后续极有可能影响到与其一线之隔的新竹。新竹科学园区是台湾半导体产业重镇,拥有台积电、联电等重要实体,如若疫情大规模扩散至新竹,台湾的半导体芯片生产势必雪上加霜。
情况并不容乐观。
最近几个月,台湾地区的疫情日益严重,医疗资源也较为紧张,无论是预防系统还是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都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台湾媒体甚至报道,如若疫苗问题无法解决,当地恐将步东京、纽约等大城市的后尘,在新冠肺炎上栽大跟头。
因为疫苗严重不足,很多民众都认为短期内抗疫胜利渺茫,在边境管制的当下,台湾地区已出现“入境多于出境”的反方向逃命潮现象。
回到我们关注的焦点,从台湾地区目前的防疫实力看,当地半导体产业势必将进一步受疫情波及。
一直以来,台湾地区都把台积电称为当地经济的“镇岛神山”,相关产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若未来因新冠肺炎而生产受损,对整个台湾地区的经济承压、甚至全球芯片供给都有很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反观芯片制造业的全球格局,台湾地区对世界半导体产业链的最大贡献环节是晶圆代工,其代表企业是台积电、联电这样的巨头。其次,则是封测业务,如京元电子,手机芯片巨头联发科就是其最大客户,去年占京元电子销售额的比重高达10%。
就拿此次群聚感染的京元电子来说,该公司是台湾地区半导体封测的重要实体。封装与测试业务属于半导体芯片的后端制程,也是半导体产业链条劳动密集程度最高的环节之一,很容易受新冠肺炎感染波及,一旦因疫情按下生产的暂停键,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偏偏要命的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高度依赖台湾芯片制造,尤其是中国大陆。在这里我们不妨拿两岸最先进的Foundry代工厂进行对比。
在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商里,技术最先进的厂商是中芯国际,该公司也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晶圆代工龙头,甚至被称作大陆地区芯片界的“希望”。但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现阶段最先进、最成熟的工艺制程也仅停留在14nm。
也是在最近,中芯国际发布了最新财季的财报结算。数据显示,中芯国际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亿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1.58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2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上升幅度高达126%,远超市场预期。
但是,从从工艺制程来看,55/56nm依旧是中芯国际最主要的营收来源,占比高达32.8%,紧随其后的是0.15/0.18微米,占比30.3%。
横向对比,先进制程工艺14/28纳米并不是该公司的营收主力,占比虽然和去年同期的5%有所增加,但也只有6.9%的贡献比例而已。这也意味着,即使是在5nm制程已经被大规模量产的当下,作为我国的芯片制造大厂,中芯国际的制程依旧还是以成熟工艺为主,先进工艺的营收依旧占据极小的比例。
台积电的情况则相反。
这几年,台积电依靠先进制程赚得盆满钵满,仅看今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5nm工艺制程的占比就有14%,7nm的占比更是高达35%。总体看来,台积电在落后工艺方面的营收占比并不高,其高端产品在市场上也被客户广泛认可。
由此可见,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营收或是利润,中芯国际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依旧有不小的差距。要知道,台积电等大厂依靠先进工艺赚钱,利润率自然也更高。
缺水缺电,台湾芯片多重暴击
台媒曾算过一笔账,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停产一天的损失将高达新台币80亿元(折合人民币18亿元),台积电一天的损失则约为新台币30亿元(折合人民币7亿元)。
但是,停产的潜在威胁不只新冠肺炎。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台积电和三星在台湾的工厂都陆续受到缺水打击,由于季节性干旱,两家公司在台湾岛东侧的主要制造基地都面临用水问题,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行业芯片供应的紧张。
今年4月开始,台湾芯片制造商不得不为部分晶圆代工厂大量购水,但台湾地区最近几个月已进一步扩大了对供水的限制。在最为严重的时候,台湾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几个水库水位都已经在20%以下,这是由于持续降水稀少和罕见的无台风夏季导致的。
台湾经济负责人王美花此前表示,他们已经为缺水做了最坏的打算,并希望企业机构能减少7%-11%的用水量。而天气预报显示,台湾地区未来几个月的降雨量依旧有限,台湾水务公司也已经对外表态,台湾用水已进入“最艰难的时刻”。
为了解决当地缺水一事,台积电用卡车订购少量的工业用水,以供应全岛的部分工厂,该公司发言人认为用水问题依旧不容乐观,并将缺水难题形容为芯片制造的“压力测试”。
实际上,台湾的科技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抱怨水资源短缺,在中美贸易关系紧张之后,台湾工厂扩大了多个细分领域的相关生产,让今年的缺水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另一方面,受旱情冲击的台湾此前已遭遇多次大停电,且台积电和联华电子等芯片巨头均对外承认,相关工厂已在入夏以来经历了多次电压突然下降的情况,对车间的正常运转和连续性生产造成极大威胁。
全球每年芯片产量大约为1万亿片,其中汽车产业的用量占去了大约10%。汽车在电气化和智能化之后,芯片用量需求更大。只是迄今为止,“汽车芯片”在半导体领域存在一对矛盾:体量和价值。
如果从销售额贡献看,汽车芯片对台积电还远远称不上大头,2020年只占到了3%,智能手机芯片和其他高性能芯片分别占48%和33%。然而就是这区区3%,背后却是一个70%——高达七成的汽车芯片加工都是由台积电执行。
尽管台湾半导体制造商正在贯彻“多地生产”的策略,避免将鸡蛋集中到一个篮子里,例如台积电已经在大陆设立工厂,并且也在美国建厂,然而台湾本土受到疫情冲击,势必对全球供应产生影响。
从短期来看,甚至可以说台湾半导体生产受到拖累能够给大陆厂商带来一定机遇,不过考虑到核心竞争力层面仍有不逮,加上商业生态的作用,再考虑到大陆厂商的进步往往离不开与台湾地区同行的人才交流,故而从长期角度观察,疫情给大陆半导体带来的机会和压力对比未必总体是正向效应。同时,随着大陆南方疫情的反复,我们的半导体厂商也需要做好应急预案。
这场干旱,对于台湾地区可谓五十年一遇,而新冠肺炎的肆虐,更是百年一遇的艰难挑战。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值全球汽车行业遭遇“芯片荒”的关键节点,台湾地区的防疫和抗灾能力,也牵动着产业链上下所有参与者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