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原创大众ID系列在中国不吃香?普华永道给出五点分析判断

收藏
2021-09-03EV世纪 EV君

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大众汽车在国内引入了采用纯电动MEB平台的一系列车型,包括ID.4、ID.6以及准备年底前上市的ID.3,并分别交由一汽-大众以及上汽大众进行国产。

在欧洲,大众ID系列颇受消费者欢迎,长期霸占销量榜首位,即便特斯拉也难以匹敌。而在中国,虽然一开始被十分看好,但是ID系列好似得了水土不服一般,销量难见起色。以最先上市的ID.4位列,一汽-大众ID.4 CROZZ在5-7月的销量分别为502台、2191台、1216台;上汽大众的ID.4 X同期销量分别为847台、1100台、2651台。

不说月月破万的特斯拉,甚至一些国产品牌也要比大众ID系列强不少。

微信截图_20210903125241.jpg

日前,普华永道对大众ID系列进行了销量分析,对其欧洲销量高于中国市场的原因,从五个方面给出了判断。


1,产销端

大众ID系列是优秀的电动汽车,但还不够智能。

DSC03849.jpg

中国市场受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造车势力的带动,已经进入电动汽车的第二个阶段:电动车+智能车。单纯的电动车是十年前比亚迪、北汽和荣威做的事情。而欧洲还处于第一阶段,落后中国市场的发展节奏,在欧洲销量靠前的雷诺、雪铁龙、包括大众ID系列在国内都没有很好的发展。

另外,大众ID系列的电子电气架构、三电系统、域控制器和集成化上显然还落后于特斯拉,虽然在传统汽车工艺上足够强大,但是还远远不够在当前市场上获得足够竞争力。


2,用户端

欧洲用户购车思想比较成熟,但年龄偏大,而中国用户普遍非常年轻。

DSC03942.jpg

欧洲用户对汽车产品的价值观是年轻时便奠定下的,即车要操控好、能耗经济、环保、空间要够用,顺着这些逻辑,大众ID.3、ID.4都是十分符合的。而智能化上相对就像蛋糕上的樱桃,有最好,没有也无所谓。

与之相比,中国用户可能不如欧洲用户“懂车”,对汽车的工艺品质、底盘操控等国际大品牌擅长的能力不敏感。回顾这点还可以发现,从硅谷出发的电动汽车有机会参与中国市场,而从沃尔夫斯堡诞生的电动汽车就很难,因为他们受到更多欧洲消费群体的影响。


3,品牌

智能电动汽车被用户认为是全新的品类,大众汽车则是传统燃油车的典型优秀代表。

在切换品类后,大众品牌此前超强的品牌力已经难以发挥足够的作用。


4,传播和新零售

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模式、组织架构都彻底落后了。


5,财务

这个角度非常重要,很多人不容易看到。

微信截图_20210819115043.jpg

特斯拉在产品定价时,考虑到了碳排放积分和国内双积分,相当于从厂家角度进行了额外的补贴。但大众汽车目前不敢考虑,如果加入这个因素,ID系列车型的售价或许可以再降低3-5万元,竞争力更强。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大众品牌燃油车的财务状况将会恶化,可能需要砍掉30%的燃油车销量才够合理。但是目前南北大众都不可能接受总销量上的减少,这相当于他们的电动车在补贴燃油车。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