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广汽集团和埃安将共同出资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项目总投资49.6亿元。据了解,该公司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智慧高效能源云平台,推动研究储能系统技术、“车-站-网”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
充电、成本、残值痛点亟待解决,开拓能源生态新模式成“良方”
近年来,在政策、科技、资本、市场等多重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私人非限购需求爆发并逐步向市场驱动消费转变,市场渗透率以及C端用户占比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新能源车行业在续航、安全等痛点逐步改善后,充电的便利性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同时,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梯次、循环利用也是整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面临的课题。
对于车企来说,从整体上看,近些年电池原材料成本有所下降,但仍占据30~50%的整车成本,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首次购车成本仍高于传统汽车。新能源车企只有开拓能源生态新模式,解决用户充电便利性问题,提高用户用车体验,才能加速新能源车的普及,进而通过销量增长的规模化效应实现持续降本。同时,面对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以及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等问题,车企须通过实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解除用户对电池质量、健康问题的担忧,彻底打消用户购车顾虑。
广汽能源生态科技公司的设立,是基于当前行业发展现状,致力提升用户出行体验,以及加速能源生态战略落实的重要举措,对广汽、埃安、用户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多赢”。况且,新能源汽车本就是广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广汽发展新能源车事业的核心载体,埃安未来几年,将实现销量持续地大幅度增长。因此,加快能源补给网络建设、弥补不对称竞争短板已成为埃安的当务之急。
当然,广汽集团参与能源公司的建立,除了因埃安母公司角色,更是为了将去年在广州车展发布的“2⁶能源行动”进一步落地。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的核心载体,埃安依托于广汽能源生态科技公司,充分发挥其内外资源整合优势,围绕“电”和“电池”两大核心,从车端到桩端,全面开展技术创新,在助力广汽“双碳”实现目标的同时,更进一步强化埃安的“产品+生态”体系化竞争优势。不仅能持续提升用户充电便利性、提高新能源汽车用户用车体验,更能助力行业解决阻碍新能源车产业快速普及的痛点。
行业已进入“生态圈”比拼阶段,埃安抢占能源生态发展先机
对于车企来说,要想打赢未来的“能源生态”之战,必须打造围绕“电”的储充换一体化能源补给体系和围绕“电池”的电池梯次利用、循环应用生态,开展“整体生态圈”的全面比拼。其中,是否掌握自主可控的先进电池技术,以及能否实现自研电池的产业化应用,决定了车企构建可持续利用能源生态的下限。作为中国新能源车领域的主流创新科技公司,埃安是目前行业少有的同时具备超充技术、超充桩、电池生产线、能源生态公司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现阶段,面对充电速度慢、超充桩数量少带来的里程焦虑问题,行业当下主要有换电和超充两大技术发展路线。埃安作为超充技术的行业领军者,去年8月,在高压快充尚处于行业探索阶段且无成熟标准的情况下,就已自主创新研发出“充电5分钟,续航207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不仅创造了全球最快充电速度的世界记录,还在广州建成全球首个480kW大功率智能超充站。按照规划,预计2025年埃安将渗透至地级市,在全国300个城市建设2000座超充站,实现超充站的全覆盖,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作为全球唯一兼具电池端与桩端超充技术的新能源品牌,埃安通过动力电池领域的自研科技创新,推动超充电池超充桩的产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在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后,埃安电池试制线已正式开建,其自主电芯生产线,也将有望于年底建成投产。不仅如此,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埃安目前已拥有超过600人的国际顶级研发团队,其中博士超过60位,并拥有业内领先的电池试验室、专业测试场和电池Pack生产车间,具备独立的电池包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埃安要积极布局能源生态。未来,能源生态科技公司的成立,或将补齐埃安可持续利用能源生态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在战略意义层面,该公司初期将致力于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网络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围绕用户提升体系竞争力;中长期将构建广汽能源板块,获取更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助力广汽在电动化时代长期价值的提升。
从长远来看,开拓能源生态业务,不但有利于新能源车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解决充电便利性、成本、保值率及环保等痛点,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加速发展。毋庸置疑,当下抢占能源生态战略先机的埃安,有望以“产品+生态”的强大综合实力,为用户带来更便利的纯电出行体验,同时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