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创新驱动 深度演进——迈向智行新阶段”主题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场会议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行业组织和企业高层领导,共同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展及未来趋势。
本场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主持。他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正迈向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仍面临关键技术仍待突破、标准法规仍需完善等挑战。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研讨技术趋势与发展路径,凝聚产业共识,携手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宫生晨以“深入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加快智能驾驶技术创新应用与发展”为题作引导报告,从国家战略、交通体系变革到智能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阐述,描绘了未来智能交通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骏作了“基于预期功能安全指数的ADS行驶安全评价研究”主题演讲。他聚焦自动驾驶系统(ADS)行驶安全评价,借鉴汽车污染物排放治理范式,创建了预期功能安全指数,介绍了SOTIF 指数1.0的100类场景清单、测试体系及实践情况。该方法在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UN/WP.29)得到高度认可,未来将逐步升级指数,助力全球ADS安全法规完善。
小鹏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陈皓作了“智能化重构出行新生态”主题演讲。他指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正清晰呈现电动化、智能化、全球化、多元化四大核心发展趋势。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小鹏汽车秉持长期主义战略,重点在三大技术领域实现深度融合,分别是智能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云端技术与大数据的互通、车辆与外部生态的互联。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姜海鹏作了“AI时代的整车智能发展之路”主题演讲。他系统阐述了“整车智能”战略。他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市场渗透率、技术突破与用户认可度三大维度具有明显优势。面对智能化深水区,长城汽车以电子架构演进为基石,构建智慧行驶与智慧空间两大智能体,通过VLA+世界模型、AI原生座舱等创新,推动汽车向“自由移动、自然交互、万物互联”的智能体进化,并呼吁产业协同共创智能出行新纪元。
AZAPA株式会社社长近藤康弘作了“迈向终极安全性:人工智能、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的融合”主题演讲。他详细介绍了AZAPA在人工智能的“预测”能力、功能安全的“诊断与应对”能力以及网络安全的“防御”能力方面的研究与探索,为动态应对故障、劣化及外部威胁输出了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普华智驾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董事秦廷辉作了“生态定义汽车未来:整车操作系统构建产业协同核心引擎”主题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并系统性地阐述了其以开源协同为核心的“整车综合化操作系统”解决方案,为产业迈向“智行新阶段”提供了创新路径。未来将继续与产业各界携手,通过系统级创新和开源模式,共同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繁荣。
意法半导体副总裁、COT事业部总经理倪博睿作了“汽车变革浪潮下的中国本地化机遇与战略”主题演讲。他深入解析汽车行业的发展大趋势,重点阐述了意法半导体如何从工艺技术和芯片产品布局来积极拥抱并引领这些趋势,助力汽车行业实现创新与升级。同时,倪博睿还分享了意法半导体在工艺本土化方面的战略布局,展示公司如何通过本地化策略更好地支持中国汽车产业。
地平线副总裁、战略部&智驾产品规划与市场部负责人吕鹏作了“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地平线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演讲。他指出,当前行业正加速推动城区辅助驾驶向主流车型普及,但真正实现“好用、爱用”的系统仍需兼顾性能提升与场景泛化能力,扎实的L2(组合驾驶辅助)能力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
欧摩威中国区首席技术官慕容特博士作了“车轮上的范式迁移”主题演讲。他简要回顾了汽车工业的百年发展以及当前面临的基于软件的新范式的挑战,介绍了欧摩威作为从大陆汽车转变而来的新公司,从组织架构到技术创新的不同维度,如何积极应对行业发展。他以融合作为新形势下的关键词,以AI和智驾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欧摩威的相关思考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