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冯仑的“年终脱口秀”上,主持人让与会嘉宾李斌用一个字总结自己的2019,后者顿了一下,答曰:“难。之前有人说我是2019年最惨的人,但我想了想还是‘难’更贴切。”
一个“难”字,似乎更能包罗李斌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陈。
记得在网上热传的那首由蔚来车主们编唱的歌曲《电动车主的自我修养》里面,车主的难、企业的难、李斌的难,都被淋漓尽致地调侃了一番。好在,前不久蔚来第三季财报的利好,让其股价迎来了一波涨幅,或许这也会让李斌对自己的2020多一份信心。
而就在李斌为自己和蔚来继续“找活路”的同时,他的好兄弟、同行兼投资人李想,正走在蔚来刚刚“行驶”过的道路上。
即便不算是难兄难弟,但是李想的理想,会不会仍将接棒李斌,成为2020最‘难’的人呢?
晚上市的理想都错过了什么
据路透社援引两位知情士透露,刚刚实现新车量产交付的理想,目前已经在美国进行了IPO申请,希望通过IPO至少募集5亿美元的资金。消息称理想最早将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另外,有报道称早在2019年第二季度,理想就聘请了高盛牵头此次IPO申请,并且在2019年12月完成了IPO申请的提交;国内方面,负责此次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也已进驻理想对其进行相关财务审计。
如果上述消息属实,理想也将成为继2018年9月蔚来10亿美元IPO大戏后,国内第二家在美上市的电动车初创企业。
李想为蔚来ES8发布会站台,李斌(左)和李想(右)
回顾这两家新造车势力的发展历程,你会发现它们的步调是如此一致。两家公司创始人一位创办了易车,一位打造了汽车之家,都有汽车门户平台背景。蔚来2018年上市之前两个月刚刚实现首台量产车ES8的交付,理想也是刚刚在上个月交付了首台量产车理想one。
当然,这些巧合或许并没有实际意义,但对于李想而言,他现在走的道路却能看到蔚来留下的车辙。唯一不同的是,理想的路可能比蔚来要更加艰难。
蔚来于2014年成立至今,产品和相关配套设施虽一直饱受质疑,但好在产品的规划、交付后的产能爬升还算顺利,如今两款车型均已量产上市(第三款车型也已发布)。相较之下,在产品规划和产能方面上,理想似乎就不那么理想了。
2015年成立的理想,如果从出发时间上来看与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差距不大。但如今这三家早就实现了纯电动车型的量产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销量。
而理想是在2019年底才实现了首款量产车的交付,而且还是增程式电动汽车。这些结果上的差异,源自理想在初期产品规划上的“另一种选择”。
和众多造车新势力首款车型直接面向市场需求旺盛的SUV不同,在理想最初的规划中,旗下的首款量产车是一款类似老年代步车的小型电动SEV,定价5万以内,主要满足1~2人城市短途出行的需求。
设计这款产品的初衷,是因为这种小型SEV的研发门槛、成本、量产难度都相对较低,设计定型之后可以快速量产并投放市场。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或许SEV确实更适合小范围出行的需求,但一切创新都需要建立在相关法规范畴内。在国内市场,类似SEV这种低速小型电动车的监管一直悬而未决。最初,在李想的预想中相关法规会在2016年出台,但时至今日对于这种低速电动车的相关规定依然没有落地。没有合法的身份,自然就不能大规模上路。
国内落地不了,理想汽车曾想将这些车运到国外,在海外市场开展共享出行业务。但共享出行市场的前景也不明朗,最终这个想法无疾而终。
直到2018年3月29日,李想正式确认,微型电动小车项目(SEV)停止。此时位于常州工厂内的SEV生产线已经开始进行改造,目标是更适用于生产SUV车型。一步差步步差,就是这个意思。
此时,距离理车汽车的创立时间已经将近3年。而蔚来、小鹏、威马等主要场内玩家均已走到量产交付的最后阶段,而且它们也都在2018年内实现了量产车的交付。
对于理想而言,这错失的三年无疑是非常可惜的。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后,最终徒劳无功,最关键的是这三年时间错失了市场先机。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谁能早一日量产上市,就能拥有更多时间来抢占用户和市场。更何况,目前国产特斯拉已经开始正式交付。
理想将大型SUV项目作为主力提上日程,并在同年10月发布理想one(当时名为理想智造one),算是及时改弦易辙。说实话,在SEV项目失败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理想one的量产上市,速度已经不算慢了。
但是,理想one量产上市之后仍遇到了排放系统、驻车系统、车身稳定系统、动力系统等多方面的问题,甚至还出现因为动力系统故障导致车辆停在高架路上“趴窝”,以及驾驶过程中油门踏板失灵的事件。对于这些问题,李想也曾坦言“这是新车PDI(售前检验)流程太不严谨,自己太蠢”。
当然,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首款量产车上市后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并不罕见,蔚来、小鹏、威马等同样也遭遇过类似问题。
根据理想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理想ONE量产首月产量达到了1530台,而正式交付数量超过一千台。量产首月交付超千台,这个成绩已经不俗。不过,理想one此前还是经历过一次跳票的(原定于11月的交付日期延期至12月),同时车型也由2019款“迭代”至2020款。
理想接下来面临的挑战,除了关于汽车本身的问题,就是资金了。当一级市场融资越来越难的时候,进行IPO走向二级市场也就成为必然。
谁在推着理想走向纽交所?
IPO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只不过,它的意义对不同的企业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小米这样的企业,上市对于它而言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于蔚来、理想而言,上市则是为了继续活下去。
从目前资本市场的环境来看,选择在这个节点登陆美股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但理想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择机行事。原因很简单,因为它缺钱,同时早期投资人需要回报。
2015年创立至今,理想累计完成了7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8月完成的5.3亿美元C轮融资(由美团创始人王兴领投)。以这次融资后31.17亿美元的估值来看,理想汽车凭借目前实力想在一级市场获得新的融资,确实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对此,相关出行领域观察家对懂懂笔记表示:“目前资本不敢轻易投资新造车势力,首先这些企业经过前几轮融资之后,想要匹配它们现在的估值的投资金额会很高,这就直接将那些实力稍弱的投资人排除在外。不止理想,2020年应该还会有不少车企计划通过上市来解决融资问题。另外,现在汽车行业有个共识,2020年会有很多新造车企业走不下去,所以即便有实力的投资人对于这个行业也会很谨慎。”
IPO,成为拿下C轮融资的理想必然的举措。目前理想已经完成首辆量产车的交付,算是完成了前期最重要的任务。所以,未来的“讲故事”也就有了一定的资本。
有消息指出,早期投资人寻求回报也是理想急于IPO的重要原因。早期投资者的最终目的就是回报,把自己变成股东通过理想实现盈利后的分红获利是不现实的。经过几轮融资,理想估值的上涨已经给早期投资人带来了不错的回报,他们现在需要一个变现的机会了。
根据这次路透社的消息显示,理想早在2019年第二季度就开始筹备IPO。在2019年8月获得王兴领投的C轮融资后,海外上市应该也进入了筹备期。而在此之前,已经有投资人选择了退出。12月13日,理想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原来的9.15亿元变更为约6.83亿元,降幅约为25%。其中,杭州上壹嘉乘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天津蓝驰新禾投资中心等17位股东的退出,就是注册资本变更的原因。
特斯拉的降维打击
对于理想汽车即将到来的IPO,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有特斯拉在华的高歌猛进。
特斯拉刚刚创下了全年交付的新纪录,受此影响,其股价一度突破450美元大关,市值达到800亿美元。更为重要的,国产版特斯拉model3已经正式实现量产交付,同时model3在国内的价格还在进一步下跌。1月4号,特斯拉中国官方宣布国产Model 3正式降价3.2万元,叠加上2.5万元的国家补贴,国产Model 3车型最终售价直接跌破30万元大关。消息产生的冲击波,不仅仅影响到了普通购车消费者。
特斯拉在刚刚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还提到,相比较美国工厂,上海工厂Model 3生产线的生产成本(单位产能的资本支出)降低了65%。加上未来特斯拉在华供应链的进一步国产化,国产Model 3的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当国产Model 3的起售价来到25~3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时,压力最大的就是新造车势力了。此前,李斌表示他之所以做定位高端的产品,就是为了避开和长安、吉利这些国产车企的直面竞争。现在,当特斯拉Model 3可能挑战蔚来ES6时,不知道李斌会怎么想。当然,李想也要面对同样的难题。
虽然理想和蔚来都聚焦SUV车型,与国产Model 3有着车型上的区别,但谁也不会否认,从品牌影响力、性能以及技术水平上来看,特斯拉都是要领先国产竞争对手一个层级,更重要的是今天马斯克在上海工厂出席国产Model 3向社会用户的首次交付仪式时也同时宣布国产Model Y项目正式启动。根据中信的预计,特斯拉Model 3在国内稳态年销量将超过30万辆。这个数字对于年销量只有2~3万台的头部新造车势力而言,只能用遥不可及来形容。
说的严重一点,双方的竞争可能就像刘慈欣《三体》里描述的那种降维打击。当然,我们不是说国产品牌就毫无还手之力,但最起码这些企业身上的竞争压力会随着特斯拉的降价而成倍增加。
【结束语】
虽然理想one为自己定位的对手是宝马X5、奥迪Q7等传统大型豪华SUV,但从价格和影响力来看,它在市场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蔚来ES8。随着理想的量产交付、产能爬升、IPO甚至下一款车型的上市,蔚来此前遇到的所有“坑”,很大概率会在理想身上重演。
唯一不同的就是,时间窗口正在快速消失,特斯拉国产化的攻势也越发凶猛。压力之下,李斌成为外界所说的“2019年最惨的人”,而IPO之后更加透明的李想,会接棒“2020年最惨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