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霸都”火了,牵手大众、蔚来打造“专干特斯拉”基地

收藏
2020-06-12车云网 韩佳 刘英男

霸都”合肥火了。

这座几年前还苦苦挣扎的二线城市,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在今年公布的最新《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合肥和佛山挤掉了宁波和昆明,荣升“新一线”。

而就在不久前,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省国资委签约,投入20亿欧元,收购了两家合肥企业的股权。

更早在疫情中时,合肥就与一众企业签下了1000亿元投资的合作项目。其中,备受关注的是,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

在经济困难周期中,合肥这样一座城市到底凭什么,能吸引如此众多企业的青睐?又是如何跻身新一线的?

科学的种子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相比起坚守京沪干线的珠城蚌埠以及倚靠长江黄金水道的江城芜湖相比,合肥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那合肥还能靠什么呢?

靠科技、靠人才和先进的生产力。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意外。

唯一一所落地在北京之外的“中字头”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就坐落在合肥。

1969年,由于国内外局势复杂,北京13所高校因故被迫外迁,史称“京校外迁”。在这场外迁中,

中国科技大学最终落户在合肥。

但这番落户也是颇费周折。因为中科大最开始并没有看上合肥。刚开始,中科大有意愿迁址河南,但是被拒绝,而后准备迁址江西,再次被拒绝。直到当时的安徽省领导人李德生,邀请中科大落地合肥。

为了保证老师学生的学习、研究,合肥提供给中科大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政府可以停电,中科大绝不能停电。

当时安徽省政府态度很坚决,“安徽人民即使不吃不喝也要把中国的科学苗子保住”。

在各校纷纷回迁北京之际,安徽为了挽留科大,再次展现出极大热情。要知道,在并不富裕的年代,安徽率先给科大装上了空调。就这样,科大终落户于合肥市。

中科大并非“等闲之辈”,它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合肥高教地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四大科教基地”,这些都是国家授予合肥的头衔。更重要的是,合肥本是地级市,却有3个国家实验室。

科学的苗子保住了,中科大也孵化出了科大讯飞这样的人工智能企业,奠定了合肥人工智能之城的基础。

拿出财政收入培育产业

和大多数地方政府的故事差不多,合肥的发展也需要大力依靠招商引资。

2000年,作为省会的合肥GDP仅有325亿,排在当时全国第80位。这让合肥很没有面子,也深刻感受到“制造得出人才,留不住人才”的窘况。

于是合肥开始大搞市政建设,拆除违法建筑,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招商引资……这一系列看起来有些夸张的政策为合肥带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海尔、美的、格力、TCL、三洋等十几家家电企业落户合肥,而本地的家电品牌美菱、荣事达、小天鹅的产品也借此进一步走向全国。

然而,2006年前后,合肥的经济出现了停滞。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经营的能力,几个本地的家电品牌逐渐衰落。当时,家电上的液晶屏幕完全依赖于进口,定价权都在供应商手中,本地家电品牌缺乏品牌溢价,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此时的合肥,痛定思痛,下定了一定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决心,甚至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投资引商。

在2007年决定落地合肥之前,京东方还是一家处于亏损中的小厂。在京东方与合肥建设六代线之前,公司5代线、4.5代线都不理想,企业运营、市场销售很不景气。

2008年初,合肥市获悉“京东方有意上马六代线项目了”,得知这一消息后,时任合肥市市委书记的孙金龙当即部署推进,带队赶到京东方考察洽谈。

让合肥不敢乐观的是,当时,深圳等国内多个大城市都把橄榄枝伸向京东方,而开出的条件胜过合肥。

关键时刻,合肥市果断决策:为了让项目落地,当时合肥承诺以财政兜底为项目筹集资金90亿元,而这相当于合肥2008年近1/3的财政收入。

京东方项目在合肥的成功,被称为“合肥模式”:以尊重市场规律为前提,把投资引领培育产业放在第一位,找准市场需求、遵循产业逻辑,巧用资本市场以小博大,并能实现“筹集-投入-退出”全过程把控。

此后,京东方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全球最高世代线的10.5代线也先后在合肥建成投产。目前,合肥是全球唯一拥有6代线、8.5代线和10.5代线三条高世代线的城市。同时,一大批显示领域的企业接踵而至。

合肥也已经成为国内唯一以新型显示产业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一个敢为“PPT造车”代工的城市

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接纳程度上,合肥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先驱城市。

在2016年,当时还只有PPT的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找到了江淮汽车,希望江淮能够帮助蔚来代工生产电动车

当时,很多传统汽车厂是看不上造车新势力的,甚至将其称为“PPT造车”。给这些没造过车的互联网人代工生产,在一些人看来,简直是难以接受。

但在安徽省和合肥市的支持下,江淮不仅同意了合作,甚至还掏出几十亿元,按照蔚来的要求,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电动车生产基地。

蔚来首款车型ES8是一款定价在45万元以上,全铝车身工艺的高端电动车。在此之前,江淮从未生产过高端豪华车型,也不具备全铝车身的生产工艺。双方一起磨合和钻研,最终达成了生产。

这样的高端制造的合作,不仅减轻了蔚来建设工厂、审批资质的包袱,也让江淮汽车拥有了打造高端电动车的经验,以及制造全铝车身的工艺。

江淮蔚来的工厂,已经成为合肥甚至安徽省的一张名片,接待了多位国家领导人和海内外参观团体,连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参观后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江淮汽车在汽车行业巨变的转型时刻,找到了具有创新思维和互联网基因的造车新势力榜样,而蔚来也具备了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突破了自主品牌汽车40万元的售价大关并成功赴美上市。

然而,人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并不会一帆风顺。蔚来也在去年经受了暴风雨般的考验,电池起火召回,毛利持续为负,舆论甚至认为,蔚来很快将破产。

经营资金和舆论的压力,也确实让蔚来感到了危机。并多方接洽亦庄、浙江湖州等地政府基金,洽谈蔚来中国总部落户的事宜。但几番尝试最终无果。

也正是在最危难的时刻,合肥市向蔚来伸出了援手。

        今年2月份,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上,签约的8个项目总投资1020亿元,其中蔚来中国总部等4个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以上。

 4月29日下午,蔚来与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投资协议,合肥市政府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以现金形式,将向蔚来中国投资70亿元人民币,后续还将通过土地、税收等其他形式,进行投资。按照此前的协定,项目投资总额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合肥市拥有江淮、长安、安凯等整车及专用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覆盖乘用车、轻型货车、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专用车等全系列品类。虽然品类较全,但合肥缺少像蔚来这样的新能源领军企业。

合肥市也在“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强调,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产业,未来将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打造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此次引入蔚来这样的实体企业,将有助于合肥市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从此,合肥也开始了对抗特斯拉的故事。

合肥和大众的故事

对抗特斯拉,光靠蔚来可能还不够。

一家在传统汽车领域的巨无霸——德国大众集团也开始走进了合肥的视野。

在总理的牵线下,德国大众与江淮汽车在2017年成立了50:50的合资公司,共同打造思皓品牌。

然而,3年过去了,这个新品牌并未产生太大波澜。别说对抗特斯拉,甚至连江淮自己的电动车都PK不过。

大众也筹划着如何提升其在合资企业江淮大众中的股比。

对于安徽和合肥市来说,江淮汽车到了必须转型和混改的关键关口。与其放弃股权,不如做得彻底一些,让大众参与到江淮汽车的混改中,将合肥真正打造成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狼堡。

而合肥的胃口还不仅如此,早在去年,就与大众集团签署了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的战略合作协议,并逐渐开始落地。

有了合肥作为基地,大众将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大展拳脚。不仅拿下了江淮、还入股了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

车云小结

合肥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有人将合肥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总结为“赌”。

我们认为,任何风险投资都有赌的成份,更重要的是你的眼光和决心。合肥的发展更多是看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合肥的发展离不开越来越多的企业汇聚,核心企业的聚集,带动了整个产业的成长。合肥的成就,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是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的提升。

这样的合肥,不跻身“新一线”,那还有谁?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