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吒汽车D轮融资规模30亿元
日前,哪吒汽车宣布启动D轮融资,融资额约30亿元,360将战略领投此轮融资。据哪吒汽车方面透露,在完成全部投资后, 360有望成为哪吒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2020年12月,哪吒汽车完成C轮融资,规模为20亿人民币,该公司计划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
此次哪吒汽车D轮融资获得360青睐,被视为互联网巨头投入造车企业的有一大动作。在上海车展期间,360董事长周鸿祎曾带队现身哪吒汽车展台。据媒体报道称,360筹划造车已有一段时间,在2020年年初将造车事宜提上议事日程,现在该项目组约有10名人员。(来源:蓝鲸财经)
点评:360也下场了,并且搭上了准备今年IPO的哪吒汽车这趟车,入场时机也不错。当然,除了资本投资外,人们可能更关注未来360和哪吒汽车是否能在产品终端上进行合作,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2、小鹏汽车公布2020年报
近日,小鹏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2020年度20-F表文件(2020年报)。年报显示,小鹏汽车披露了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的经营、财务数据以及股权等信息。
财务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小鹏汽车的营收分别为970.6万元、23.21亿元、58.44亿元,其中汽车销售的收入分别为415.3万元、21.71亿元、55.47亿元,均呈现翻倍式增长。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尚未实现盈利。年报显示,小鹏汽车报告期内净亏损分别为13.99亿元、36.92亿元、27.32亿元,归属普通股东应占综合亏损分别为22.58亿元、46.46亿元、56.14亿元。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小鹏汽车2019年、2020年的净亏损分别为37.188亿元、29.918亿元。2020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总收入为28.51亿元,净亏损7.87亿元,Non-GAAP下的净亏损为7.13亿元。
小鹏汽车在提示风险时表示,其自成立以来一直蒙受经营亏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其中,2018年、2019年、2020年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分别为15.73亿元、35.63亿元与1.40亿元。
数据显示,整个2020年度,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车辆27041台,其中2020年12月总交付量为5700台,同比增长326%。按车型来看,小鹏P7在2020年12月单月交付量为3691台,小鹏G3单月交付2009台。
股权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小鹏汽车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1,604,932,750股。其中,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持股22.7%,拥有56.6%的投票权。而在IPO前,何小鹏的持股比例为31.6%,IPO后下降至27.8%。
机构方面,阿里通过淘宝中国对小鹏汽车的持股比例为12.0%,拥有14.6%的投票权;IDG资本持股4.8%,Morningside entities(晨兴资本,已更名为五源资本)持股3.2%。
小鹏汽车的机构股东中,GGV(纪源资本)、高瓴资本均从小鹏汽车的主要股东行列中退出。此前,高瓴资本曾持有小鹏汽车约90万股,纪源资本的持股数达到4700万股,持股比例为3.8%。(来源:贝多财经)
点评:虽然小鹏尚未实现盈利,但是从其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来看,其依然是新创品牌中最有前景的一家之一。不过目前美股对中国的三家新创车企已经没那么友好了,尤其在特斯拉不断被曝出问题后,会直接影响中国三个新创车企的股价,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三个新创品牌应该及早考虑进驻国内股市,寻求更稳定的资本。
3、小康股份定增过会
小康股份(601127)4月26日晚间公告,当天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对公司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审核通过。
据悉,2020年10月21日,小康股份推出定增计划,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增发不超过3.78亿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7.05亿元,将用于SERES智能网联新能源系列车型开发及产品技术升级项目、营销渠道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表示,通过本次定增,将全方位加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品牌等方面投入,助力公司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同时,将加强公司营销渠道建设,对新能源汽车赛力斯进行品牌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实力。此外,补充流动资金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降低财务费用和经营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021年1月25日,公司董事会对上述方案进行了调整,将此次定增募集资金总额由27.05亿元小幅缩减至25.93亿元,募集资金投向中“补充流动资金”金额相应由8.1亿元下调至6.98亿元,其它内容不变。
小康股份近日还同时发布了股价异动及风险提示公告。近期,公司股价涨幅较大。截至4月26日,公司收盘价42.03元/股,市净率为9.00倍,明显高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针对近日公司子公司和第三方联合推出新车型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合销售的事宜,公司表示,公司新能源新车型开启预售,预定量不等于最终交付量,在交付前存在消费者取消订单的风险。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较少,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营业收入占比较低,该板块业务尚未实现盈利。(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评:华为的助力让小康在股市和销量上实现快速增长,也让小康股份信息大增。不过在华为带来的流量面前,小康还是要清醒的知道,目前赛力斯无理论是品牌力还是产品力较蔚来、理想、岚图这些竞品仍有差距,想要走得更远还需要用产品来说话,别让华为的合作只成为昙花一现的表演。
4、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破7000辆
日前,中国氢能联盟战略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在公开场合介绍:“当前氢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底,我国建成加氢站128座,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保有量达7000多辆。”
有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当前已有包括长城汽车、现代汽车在内的多家主机厂宣布将加速氢燃料电池应用布局、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长城汽车在2021年年初公示了其品牌下氢能发展战略,目标在2025 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现代汽车宣布在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华建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的全球汽车厂商。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导品牌亿华通也宣布将与丰田汽车合资设立燃料电池公司,帮助其发展氢燃料电池动力车型。
有官媒此前指出,目前已有多地出台了扶持氢燃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了《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在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建成加氢站37座。广东省也发布了《广东省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从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创新、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应用等六个层面入手,进一步推广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而山东省青岛市出台《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提出要在未来10年完善氢能产业链体系,打造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将青岛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氢能城市。(来源:环球网)
点评:氢燃料电池汽车想要迎来全面性的爆发还要有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远不可能像电动汽车普及得这么快,所以无论是各地方政府,还是企业层面,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5、长城汽车否认两大基地停产
4月26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对停产传闻进行澄清。公告显示,长城汽车重庆、徐水两大生产基地并无停产计划,长城汽车目前面临着芯片供应紧张的情况,工厂生产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但均未停产。
长城汽车在公告中对此进行澄清,并表示针对芯片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公司正在主动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包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采购芯片、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来缓解芯片供应紧张带来的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长城汽车此次受到芯片短缺影响的重庆永川、徐水两大生产基地合计产能高达百万辆。其中,重庆永川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皮卡及SUV等非承载式车型,年产能为16万辆;徐水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哈弗H6 Coupe、哈弗H8、哈弗H9、WEY VV5等车型,规划年产能为100万辆。
据长城汽车一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为16.39亿元,同比增长112.01%,环比下降40.93%。长城汽车方面分析称,净利润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芯片短缺影响,整车销量及毛利都较去年四季度有所下降。(来源:北京日报)
点评:虽然长城汽车辟谣了停产的传闻,但是芯片不足导致产量下降仍是不争的事实,并且长城汽车的情况也只是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今年芯片的供应问题将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又一道坎儿。
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上表示,“这次上海车展比较期待的奔驰EQS和宝马iX两个新电动旗舰很失望,很多奇怪的设计和功能点实在无法理解。”
同时,李想表示,“车展上最好的两个电动车分别是蔚来ET7和极氪001,ET7设计成熟而自信,001性价比极高。”(来源:快科技)
点评:现在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汽车上的思考确实领先于国际车企了,尤其是用户体验方面,这也源自于近年来互联网产业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底蕴。
7、本田将在今年试生产固态电池产品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本田在上周五表示,其目标是道2040年实现产品零排放,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将发挥作用。
根据消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款产品将是根据通用BEV3平台打造而来的一款讴歌品牌纯电动车。除了产品布局以外,本田还表示,在接下来的是十年内将布局固态电池车辆,目前本田正在开发固态电池技术,全新的电池与现在的液态电池相比不仅能量密度更高,并且还将实现更低的成本,本田表示最早将在今年开始试生产固态电池。(来源:EV世纪)
点评:本田的固态电池如果能尽早量产实现商业化,那么还能弥补一下在电动汽车领域被其他品牌拉开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