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0

原创4家骗补企业整改通过工信部验收 苏州金龙快速回血将重上公告

收藏
2017-06-30EV世纪 杨世明

6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整改验收情况的公示。去年,工信部涉及“骗补”的苏州金龙、河南少林、奇瑞万达、深圳市五洲龙4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给予了撤销违规车型公告、暂停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进行为期6个月整改等处罚措施。

chapianbu_副本.jpg

近期,这四家“骗补”企业又向工信部提交了整改报告,提出了恢复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的申请。根据专家组出具的验收报告,工信部认为4家企业针对行政处罚决定的整改工作到位,企业生产一致性保障能力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建议恢复其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资质,并做出公示。

允许犯错,鼓励改正,是这次新能源“骗补”事件的主基调,所以除了苏州吉姆西这样的纯“骗补”以外的企业,基本都算网开一面了。此次专家已经出具整改验收报告,不出意外,苏州金龙、河南少林、奇瑞万达、深圳市五洲龙4家新能源客车企业很快又能正常卖车了。

在这四家企业中,苏州金龙算是相对知名度较高的客车企业,卷入骗补丑闻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对于整个三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的客车品牌都是很大伤害。去年年底,上市公司金龙汽车在发布的公告中表示,骗补被罚事项将对公司2016年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经初步估计,将直接减少公司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3.15亿元。”

相信未来知名企业很难再有“骗补”的兴趣,而对于不知名的企业,发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漏洞,迅速转向新能源捞一把就撤,成本就小得多。他们的品牌本来也不值钱,即使没有被撤销公告,他们的车也卖不了多少,所以对于小企业的骗补行为更应警惕。

美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也有鼓励政策,也有税收优惠,为什么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骗补”企业呢?那是因为美国对于企业违规的处罚是相对较重的,生产新能源汽车可以,拿补贴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后续被查到产品与事实不符,那可能就直接被罚到破产倒闭,更不用说恶意造假骗补的行为了。这样一来,企业的违法成本太高,很少有企业愿意去冒这个险。即便有一些“不怕死”的企业冒险尝试,但绝对不至于把知名企业拉下水,因为大家都能猜到他们的结局。

其实,这次查“骗补”本来也只是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敲个警钟。对于刚刚有成长势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不希望一盆冷水浇灭了火苗。但这只是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妥协,若有企业从这次国家对“骗补”的宽容看到了未来骗补谋补的机会,那么下次可能就没有如此幸运了。


0评 我来评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