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3.6万辆 同比增长55.9%
12月10日,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11月乘用车产销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6万辆,环比增长10.4%,同比增长55.9%。PHEV同比增加87%,BEV增长65%。1-11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88.6万辆。乘联会此前预测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达到99万辆。
点评:由于明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因此12月份必然引发一波抢购潮,可以预见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12月10日,江淮大众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研发中心在安徽合肥开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在开工仪式表示,大众(中国)、江淮汽车及西雅特于11月28日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合作方共同建立的研发中心今日如期开工,三方方合作的新产品将在2021年正式推向市场,今天的动工将会为未来创造无限可能。
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指出,此次研发中心的开工是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西雅特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新研发中心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关注电动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以及其他以未来为导向的战略。
点评:大众汽车集团最新的MEB电动汽车平台不给江淮大众,江淮大众只好自行研发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平台,预计昨日奠基的研发中心将承担新平台的主要研发工作。
3、宁德时代设立美国子公司
美国当地时间12月6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美国子公司在底特律市成立。作为美国本土的首个办事处,宁德时代美国子公司将加强与本土汽车制造商的联系,并基于新的合作,为客户开发适应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本地化服务。这是继德国、法国、日本之后,宁德时代全球市场建立的第四个子公司。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动车市场,美国市场表现出可观的潜力。2018 年上半年,美国电动汽车交付量122000辆,比2016年同期增长37%。其中53%为BEV,47%为PHEV。2018年上半年,电动汽车在整个轻型车市场中所占份额为1.4%,而2017年上半年则为1.1%。预计到2018 年底,上路行驶的电动汽车数量将超过110万辆。彭博社估计,到2020年,市场上每个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将提供120种电动车型。
宁德时代美国子公司负责人王践表示,全球合作将有助于宁德时代集成全球行业领先技术;更好地结合不同市场特色,为消费者提供本地化服务;其次,在原料全球化体系下,降本增效,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助力中国品牌更好地开拓全球市场。
点评:考虑到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和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公司的敌意,CATL在美国市场能有多大作为并不乐观。
4、三星在天津投资24亿美元建动力电池和MLCC项目
据环球网报道,三星拟在天津调整部分产品结构,同时投资建设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和车用MLCC工厂(多层陶瓷电容器)等新项目,新增投资达24亿美元。三星中国高层人士表示,此次在天津加大投资,是三星在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星在中国“进入、融入、升级”三级跳的关键一跃。
2018年,三星SDI二期项目与天津开发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该项目投资8亿美元建设圆柱形电池项目,占地10万平方米。三星公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投资新建的动力电池初期主要应用于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后期将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其他应用领域电池生产线。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汽车用MLCC工厂。该项目预计明年底建成,2020年投产。建成后,天津将成为三星电机海外主要的MLCC生产基地之一。“MLCC被称之为‘IT产业的大米’,对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南开大学滨海研究院院长刘刚表示,MLCC是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主要电子元器件。仅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多达1000个MLCC,一辆车则最多需要15000个MLCC。
点评:日韩电池公司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是积极因素,一方面扩大优质电芯的供应,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电池的成本和售价。
5、比亚迪发布IGBT“中国芯”
12月10日,比亚迪在宁波发布了在车规级领域具有标杆性意义的IGBT4.0技术。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全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其芯片与动力电池电芯并称为电动车的 “双芯”,是影响电动车性能的关键技术,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5%左右。对于电动车而言,IGBT直接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决定了车辆的扭矩和最大输出功率等。
作为中国第一家实现车规级IGBT大规模量产、也是唯一一家拥有IGBT完整产业链的车企,此次发布会上,比亚迪还释放了另一重磅消息:比亚迪已投入巨资布局性能更加优异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碳化硅),有望于2019年推出搭载SiC电控的电动车。预计到2023年,比亚迪旗下的电动车将全面搭载SiC电控。
点评:比亚迪突破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技术确实具有标志性意义,有望打破英飞凌等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