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蔚来CFO谢东萤辞职
10月28日晚,蔚来发布公告称,谢东萤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职务,自2019年10月30日起生效。同时,公司已开始物色谢东萤的替代者。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我谨代表董事会和管理团队,感谢东萤对蔚来的贡献,并祝愿他在未来的工作中一切顺利。”
谢东萤曾在摩根大通、瑞银资产、瑞银投资银行等公司有过工作经历,自2005年12月起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CFO,并于2017年5月加入蔚来汽车担任CFO一职。
10月25日,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回应业内对蔚来的亏损质疑时称“蔚来每月靠卖车也可以收入近十亿元,我们不一定活得阳光明媚,但肯定死不了。”
点评:谢东萤突然离职对蔚来目前的融资工作将产生不利影响。不过从蔚来昨日股价表现(跌1.99%,报收1.48美元/股)来看影响不大。融资仍然是蔚来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秦力洪貌似乐观,虽然一个月卖车收入近10亿元,但是蔚来一个月要支出多少?投资者心里不是没有数。
2、北京启动新能源汽车促销节
为进一步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激发消费升级潜力,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19北京新能源汽车促销节于即日至11月10日在全市展开。促销节期间,数十款热销新能源车型将亮相,并提供不同程度的优惠。
本次促销节以“品质生活 绿色出行”为主题,将举办新能源汽车展、新能源汽车拍卖会、新能源汽车知识讲座及竞赛等系列活动。其中,新能源汽车展将方便消费者一站式了解、选择、购买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拍卖会将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新能源车的优惠。
点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最后的疯狂了,第四季度北京已经没剩下多少未上牌的新能源汽车指标了。如果指标不增加,再怎么刺激,还是那么点销量。北京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必须要有增量指标才行。
3、奥迪e-tron将于11月18日上市
据汽车之家报道,奥迪e-tron将于11月18日上市。新车此前已经开启预售,4款车型的预售价区间为70万-83万元。e-tron是奥迪首款电动中型SUV,基于MLB evo平台打造,WLTP测试标准下,续航里程超过400km。
e-tron搭载两台电动机,系统最大输出功率408马力,最大扭矩664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5.7秒。充电方面,这款车可以支持高达150kW的直流快速充电,在30分钟内可以将电池充满,如果使用家用电源插座充电,需要大概8.5小时。
点评:从预售价格来看,估计奥迪不会给用户很大惊喜。而价格也将成为e-tron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决定性因素。
4、ABB收购上海联桩新能源67%股份
10月28日,ABB中国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ABB将收购上海联桩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67%的多数股权,该交易预计将在接下来的数月内完成,ABB未来三年或将进一步增持股份。
上海联桩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为电动汽车制造商、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商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客户提供交流和直流充电站以及必要的软件平台。
ABB公告称,联桩新能源目前有185名员工,其他股东包括上汽集团子公司上海上汽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此次收购将加强ABB与中国领先电动车制造商的关系,并通过为本地需求定制开发的硬件和软件,扩大电动交通领域的业务范围。
点评: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未来的规模将非常庞大,ABB觊觎已久,但一直放不下“高端”的身段,不肯与中国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展开直接竞争。随着中国国内的运营商纷纷与大众、奔驰、宝马等中高端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如果ABB一直坚持自己的策略,未来将更难打开局面,入股上海联桩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5、中信建投:只有Model 3可打开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
10月25日,中信建投证券发表的一份研报称,2020年,大概率只有Model 3 可以打开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信建投表示,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若以退坡50%计算,基本可和整车降本幅度保持一致。考虑到低端车型(A00级、8 万元以下)、中端主力车型(A0-A 级、10万元至接近20 万元)的产品均已较丰富,在无特殊政策扶持的基础上此两部分纯电动细分市场或并无较高增速的基础。30万元及以上的高端市场除Model 3外届时或只有大众ID.3、奥迪e-tron、奔驰EQC及部分互联网车企产品供选择,无论在产品成熟度、性能指标还是智能驾驶等方面综合考虑,大概率只有Model 3可以打开我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点评:奥迪e-tron、奔驰EQC的目标人群与特斯拉Model 3有很大差异,它们不会争夺同一批客户,所以,目前下这个结论为时过早。
6、大众计划2022年每年生产100万辆电动汽车 超越特斯拉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汽车正在加快电动汽车生产,计划到2022年每年在全球生产约100万辆电动汽车,从而超过美国竞争对手特斯拉,并使中国成为关键战场。该公司表示,预计到2028年总计将生产22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1160万辆将来自中国工厂。
大众一位高管表示,到2022年,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对8家工厂进行改造,专门生产电动汽车,并将其MEB电动平台授权给竞争对手,从而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根据大众的计划,该公司明年将在华投产两座工厂生产电动汽车,年产能将达60万辆。
相比之下,特斯拉仍在试图达到每年生产逾5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其上海工厂已经启动试生产。而大众在中国将依靠位于安亭和佛山的两家工厂来生产电动汽车。
点评:还是那句话,生产那么多电动汽车,是否能够真的卖出去那么多,这是问题的关键。